携手共治 畅享消费 评选你心目中满意的金融消费品牌
- 发布时间:2015-10-16 05:32:58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携手共治、畅享消费。消费满意在成都,金融消费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消费者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展示我市金融机构的良好服务形象,促进消费者与企业相互了解,从监督、促进的角度,进一步提升成都银行业服务水平再上一个台阶,由成都市消费者协会、成都市品联办、成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消费满意在成都,共建共享购物天堂”系列子活动之一——“2015消费满意在成都”金融行业消费调查及评议活动今日正式启动,我们将通过行业推荐、机构自荐等多种形式,公开征集消费者满意的金融消费品牌,并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综合评议,最终产生金融领域的2015首批“争创成都消费满意示范品牌”。哪些金融企业和品牌能经得起消费者、专家和媒体的考验,能在“强手如林”的品牌和服务竞争中脱颖而出?《成都日报·金融版》将开辟专版,并通过《锦观》新闻客户端、《成都日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持续重点关注活动进展。
点赞吐槽 你的金融消费体验
在银行办理业务,你是否遇到虚假价格表示、强制收费、多收费、乱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当你购买保险时,是否遇到故意设置消费陷阱、诱导增加服务项目和费用支出的情况?你是否遭遇过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被其他机构用作商业用途?在你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哪些金融机构的服务让你觉得倍感贴心?哪些金融机构提供的便民惠民服务让你印象深刻?
以上所有你与金融机构打交道的种种经历,你都可以与我们联系点赞或吐槽,也可推荐你心目中满意的金融机构。本次活动正式启动后,《成都日报》通过本报《锦观》新闻客户端、《成都日报》官方微信、《成都日报》官方微博“两微一端”的读者和消费者沟通平台,无论是给满意的商家点赞,还是对不满意的吐槽,希望能听到你最真实的金融消费体验。同时你也可以通过上述平台报名成为消费者代表,和我们一道参加对金融机构开展的一系列实地调研、消费体验、综合评议等活动环节。
明察暗访 代表委员走进金融机构
为实现评选活动的公开、公正和透明,我们首次邀请到成都市人大代表和成都市政协委员,他们将与消费者代表一道,分批走进我市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调研考察、实地暗访,和金融机构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交流,发挥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职能,通过他们最终形成的建议、提案,充分展示我市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三农和小微、服务民生等方面的经验和成绩,通过社会监督进一步提升我市金融机构的良好形象。
收集问题 促使机构整改落实
活动期间,我们还将通过报纸、《锦观》新闻客户端、《成都日报》官方微信、《成都日报》官方微博以及相关网络平台,征集消费者对金融行业最不满意的消费问题和现象以及典型机构,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成都市消协和成都12315从2014年到2015年6月30日期间的消费投诉分析情况。通过成都市消协,将这些问题和现象反馈给行业协会和典型机构,最终促成拿出整改措施,并公开作出消费承诺。以促进相关行业落实“消费满意在成都,建设国际购物天堂”的目标。
【报名方式】
消费者代表报名方式:
1、添加本次活动的官方QQ号:3321407128,直接在QQ上提交自己的报名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联系方式等;
2、编辑你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送至本次活动官方邮箱:cdxiaofei2015@qq.com。
3、也可以通过关注《成都日报》“锦观”客户端、《成都日报》官方微信号报名。
“争创消费满意在成都示范品牌企业”推荐或自荐方式:
1、添加本次活动的官方QQ号:3321407128,直接在QQ上提交金融机构的报名信息,包括:机构名称、机构简介、联系方式、自荐或推荐理由;
2、编辑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所属行业、联系方式、企业概况、自荐或推荐理由等信息,发送至本次活动官方邮箱:cdxiaofei2015@qq.com。
【专家观点】
金融消费者应合法合理进行维权
四川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成都金融街企业家协会秘书长 毛建农
当前,随着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自身对金融知识宣传的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度不断提高,普通市民已经树立基本的金融常识和维权意识。同时,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各种定价机制和价格越来越透明,惠民便民的金融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金融机构自身的服务意识也日益增强,软件硬件双管齐下,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最终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例如社区银行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实行差异化错时服务,满足上班族的投资理财等金融需求。又如当前不少银行纷纷开通微信平台、APP客户端,通过网络办理日常金融业务。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当前金融行业的深化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各种形态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部分金融机构存在为了完成自身经营业绩,盲目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出现了大量金融消费纠纷。消费者在面临金融消费争议时,应通过银行投诉电话、银监会、消费者协会等渠道进行维权,作为银行,应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相关文件协议、监控等真实有效证据进行应对,找到问题根源解决矛盾纠纷,避免出现更大规模的维权事件。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存在一系列挑战问题
成都金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晓春
当前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为目前的经济格局不断转型升级,促使金融业进一步深化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从业机构快速发展,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首先,当前中国金融领域的监管,尤其是对商业银行及金融控股集团等机构的监管仍然偏向于审慎监管,重机构而轻消费者,对金融行为、金融功能的监管依然处于懵懂状态。因此在下一步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平衡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关系,更有效地针对金融机构的行为、产品进行监管与干预,保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都是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其次,监管空隙存在冲突与挑战。“一行三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均在各自规定的职能范围内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但是各类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业态的蓬勃发展,对各监管部门在职责分工、信息共享、监管效率等多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例如购买各类“宝宝”产品的金融消费者一旦发生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问题,涉及第三方支付、投资基金甚至保险理财等多行业的金融机构,目前仍然缺乏统一、透明的机制来规范这些金融行为,消费者也不清楚具体要找哪个部门来进行维权,容易引发局部的金融风险。最后,日益增长的保护需求存在冲突与挑战。目前,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需要的增长必然需要更客观的保护。体现在金融机构的服务标准等硬条件上,也体现在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对金融产品的认识、对金融风险的判断、对金融纠纷的调解等业务处理“软实力”上。
个人消费贷款存在一定风险漏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与财贸研究所副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副所长 罗志华 博士
整体来看,消费金融主要针对零售市场提供分期服务,以小额、分散为特色,具备“小、快、灵”优势,无抵押担保,程序快捷。罗志华认为,目前,中国消费日益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伴随消费品的扩容,消费金融服务也在不断升级。传统的银行业其实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例如银监会很早就下发了一份名为《个人消费贷款领域风险提示的通知》,明令要求个人消费贷款不得用于非消费用途,但在房贷政策不断收紧、各种理财手段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将消费性贷款用作投资、购房等行为并非什么新鲜事。一般都是真实的合同、真实的发票、真实的备案,很难从程序上发现问题,“如果只是汽车、装修等消费品的贷款,对于银行来说还比较好解决,银行可以直接将钱打到第三方账户。但这还是在个人没有与中介及经销商联合的情况下。除此以外,对于其他需要打入个人账户的贷款项目,银行无法对其用途进行有效监控。”罗志华说,“这也是银行消费贷款不良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所以银行需要更加注意前期调查和贷后管理跟踪,及时发现问题。”
本报记者 张惠 张娅娜 宁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