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不淹不涝,看一座城市的良心

  • 发布时间:2015-09-23 02:00: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扬州,自古以来依水而建、缘水而发、因水而兴。长江、淮河、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历史上,水造就了扬州数度繁华;今天,水也让扬州城市建设和管理饱受困扰。

  “扬州‘头顶一盆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是淮河入江水道所在地,淮河70%的洪水通过扬州入江,因此,从国家防洪安全角度来说,扬州防洪等级一直是最高级。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人口越来越密集,城区老河道填埋较多,之前的地下管径标准较低,强排能力不足。2010年那一场暴雨后,省内外各级媒体上“到扬州来看海”铺天盖地的文章和图片,让扬州这个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的古城陷入尴尬。

  水患不除,影响城市发展,也影响着百姓财产和生命安全。秉持“治城先治水”理念,建设“不淹不涝”城市,已经迫在眉睫。

  “八字方针”建设“里子工程”

  “治城先治水”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怎么办?扬州上下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迅速概括出“外防、内排、活水、治淮”的八字方针。外防,就是要把长江水、淮河水、丘陵洪水防在城市之外,不能对城市造成危害,确保形成城市防洪圈。内排,就是要把城区多出的水,排到城外去。扬州城区是一个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同时又是一个不平的城市,容易形成地表径流。活水,就是重点打造京杭运河、古运河、沿山河三大活水通道,以此为基础,通过建设闸站、整治河道、拆除阻水坝埂、沟通水系来组织河道的有序流动。依托扬州依江傍淮优势,充分利用本地降雨滞蓄和淮河入江水道行洪弃水,构建“江淮互济、北蓄南排、动静结合”的活水体系。治淮,就是依托国务院批复实施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主要实施高邮湖新民滩、邵伯湖东西新圩、花园墩等阻水滩的切除,并对沿线的堤防进行加固,修筑堤顶道路。

  淮河入江水道切滩工程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扬州兴修水利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在国家和省里的支持下,扬州被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按照水利部要求,结合扬州实际提出了建设“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城市。

  不淹不涝,就是一旦下雨,城区里的积水要及时排掉,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扩充城市对雨水的涵养量。这就要依托长江、淮河、运河以及高邮湖、邵伯湖等水网,改造积水点,分流雨洪,梳理城区水系,提升主枢纽,畅通大动脉……

  5月16日,《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在2014年度,扬州排水管道密度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扬州将钱花在了“看不见”的雨污水管网上,而正是这样的“里子工程”,解决了民生大难题。

  “不淹不涝”城经受了暴雨的考验

  “逢雨必涝,遇涝则瘫”,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今年全国雨水多、雨量大、来势猛,不少城市都遭遇了大暴雨,承受着严重的城市内涝压力。和这些城市一样,扬州今年也遭遇了罕见的暴雨,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全面而严格的考验。

  6月份,扬州降雨量累计397.2毫米,远远超过140.5毫米的历史平均水平。尤其是6月27日,24小时内降雨量就达到了126.9毫米,暴雨强度和降雨量在扬州历史纪录上排名第八。8月10日,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挟风带雨袭击扬州,扬州暴雨警报从蓝色、黄色到红色“三级跳”,主城区降雨量达138毫米,创下今年以来最大日降雨纪录,也是1965年以来8月份最大的一场降雨。

  令扬州人欣慰的是,几次突降暴雨,扬州主城区都没有出现大的积水点,市民出行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来得快,排得也快。暴雨中主城区出现短时积水的地方,一个半小时以内积水基本排尽。”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专家组对城区巡视之后表示,经过改造后的积水点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雨量这么大、来势这么猛,没想到很快就排光了。”市民王军对前些年夏季下大暴雨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小区四个出口全被水堵住,许多车辆在积水中熄火,小区居民只好蹚水出门。他感叹说:“市委、市政府打造不淹不涝城市,这项工程真正去掉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生态福利

  2014年底,扬州市委、市政府对城市涉水管理职能进行了调整,将市城乡建设局承担的“负责城区河道、涵闸管理和防汛排涝工作”职能划转市水利局;将城区防汛排涝职能整合进市防指办公室。城市排水职能暂保留在市城乡建设局,彻底解决了城市河道多头管理的矛盾,健全了城市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了城乡治水“一盘棋”的新局面。

  夯实城市防洪包围圈。先后实施多项城市防洪工程,进一步夯实了主城区防洪屏障。东部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加固堤防190公里,新建拆建建筑物70座,总投资22亿元,防洪能力将达到100年一遇;南部长江经过多年来的治理,防洪能力基本达到50年一遇,同时正加快推进实施长江嘶马弯道护岸整治工程,以及镇扬河段三期整治工程前期工作;西部润扬河于2012年6月正式建成通水,打通了主城区西北部山洪下泄入江的通道;北部沿山河于2005年12月底建成通水,使沿山河以北14.6平方公里的山丘区洪水归槽、调向西排至润扬河入江,确保山洪无法漫溢城区。

  加强城市水系治理。先后实施了古运河等3条干河综合整治工程,对玉带河等14条河道实施了水环境整治和生态清淤。目前,正在按照《扬州城市“清水活水”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进市区8条黑臭河道的综合整治。先后建设了瘦西湖活水工程、古运河东部水系沟通工程,并正在实施城市西部河道活水工程,通过沟通水系、拆建改造重要节点涵闸泵站工程,逐步实现河道水体互联互通。

  加强城市积水点整治。2010年底,扬州市组织编制了《建设“不淹不涝”城市行动方案》,提出逐步完善市区排涝设施,基本建立主次干道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提高新建道路排涝标准的工作目标。2011年以来,市、区两级以主要积水路段整治为突破口,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了65个积水点整治工程,整治受淹面积3320公顷,铺设排水管道80多公里,完成总投资近14亿元,整治后的积水路段经受住了汛期强降雨的考验,没有发生长时间、大面积的城市内涝。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