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纳米产业
- 发布时间:2015-06-25 16:33:05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记者孙宝平报道苏州工业园区立足区域、面向全国,构建了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发展战略、模式、机制、体系和做法。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在国内将纳米技术确定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产业高端、上游、核心技术领域,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地发展纳米产业,形成一条资源集聚度、产业影响度、国家认可度、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为聚集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能源与清洁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产业生态资源,培养创新要素内生发展环境,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投资链、服务链,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苏州工业园区于2010年9月成立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5亿元,专注于纳米产业发展的服务型国有公司,辖苏州工业园区启纳创业投资公司、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含微纳制造分公司)2家子公司,为推动纳米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产业服务及产业投资。并规划建设占地约100公顷,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具有创新研发、工程中试、小规模生产、技术平台、国际中心、总部办公、会议交流、示范展示、综合配套等功能,全球最大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社区型的苏州纳米城。苏州纳米城于2013年1月正式投用,截至2014年底,启用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落户纳米技术相关企业与机构超100家,形成纳米新材料和微纳机电系统(MEMS)两个产业集群。
为推动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国际间合作,苏州纳米科技发展公司创新推出“国际产业集群——平台——苏州产业集群”的国际资源合作模式,中芬纳米创新中心、荷兰高科技中国中心、捷克技术中国中心和伊朗技术中国中心等陆续签约入驻苏州纳米城;德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家表达了合作意愿。苏州纳米城国际中心作为链接芬兰、荷兰、捷克、伊朗与苏州纳米技术创新资源和企业集群的桥梁,密切了双边及多边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国际间的产业对接、项目合作和技术转移,苏州已经成为国际纳米技术产业资源进入中国的“门户”。
苏州工业园区创造性的提出“产业生态圈”发展模式,在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实践中大胆探索,以政府主导、国资推动、市场运作、产业互动机制,集聚以纳米技术为纽带的领先技术、创新产品、高端人才、产业资本、支撑平台和创业载体6大产业要素,组建国家级专家咨询委员会,中科院白春礼院士等一批专家为园区纳米技术产业把握发展方向;制定我国首个纳米产业促进政策,且持续完善,扶持力度逐步升级;聚焦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能源与清洁技术、纳米生物技术及MEMS等21个领域;涵盖纳米加工与测试分析、信息情报、技术转移、专利运营、质量检测、生物学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化、器件可靠性和失效分析等需求;构筑国际一流的研发和创新中心,吸引全球一流的高端人才和团队,为纳米科技持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源泉。
截止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集聚纳米技术相关企业282家,就业人数达1.54万人,全年总产值逾204亿元。形成由3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5家超3000万元企业和22家销售收入1000万~3000万元企业组成的产业梯队,年吸引社会资本超50亿元。区内苏大维格、南大光电、晶方半导体等5家企业分别在创业板及主板上市,吉玛基因、星弧涂层、开元民生等多家企业进入新三板上市程序。
目前,生产碳纳米材料、Ⅲ-Ⅴ族材料,有机、无机纳米颗粒等基础纳米材料和各种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企业94家,从业人数5100人,2014年销售额47亿元;微纳机电(MEMS/NEMS)加工工艺、器件及封装、测试设备,纳米压印、90纳米以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59家,全年实现产值60亿元,从业人数达5400人;半导体照明(LED)上游、新型光电显示器件、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等纳米光电产业上中下游企业累计43家,年产值达48亿元;锂离子电池、太阳能光伏、环境净化、可自然降解材料等相关的上下游企业32家,年产值45亿元;纳米级别诊断试剂与靶向药物、分离纯化器材、生物医用材料等54家纳米生物医药企业的总产值达4.6亿元,已形成由1家产值超亿元、2家产值超5000万元和9家产值超1000万元企业组成的产业梯队。园区成为纳米技术领域国内最具影响力、国际知名的人才、创新和产业高地。
举办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大会和展览,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世界纳米技术强国和创新国家的典型做法和成熟经验。苏州工业园区自2010年开始在苏州举办“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暨纳米技术成果展”(简称“中国纳米大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五届,累计500多位嘉宾分享研究成果,近1000家单位参加展览,逾万人参加,并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世界知名纳米展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成为面向产业、代表中国、国际认可的年度盛会。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