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4月13日讯 今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上海和北京校区同步举办二十五周年校庆启动仪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教授发表《我们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主题演讲时表示,随着中国全球地位的显著提升,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日益加深,全球管理教育的重心也正在向中国转移。
李铭俊表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中,在中国政府和欧盟的长期关怀和支持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扎根本土、连通世界,运营着一系列全球顶尖商业课程。中欧曾经被时代委以重任,未来仍将承担重要使命。
尊敬的各位校友、各位同学、各位同仁、各位嘉宾: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很高兴地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开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5周年校庆活动的序幕。在本年度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在亚洲、美国和欧洲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论坛活动,与全球各地的员工和校友们激荡思想、交流智慧,来共同庆祝我们走过的艰苦卓绝,同时也凯歌前行的道路,来共同展望我们光辉灿烂,同时也任重道远的未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欧成立25周年。为了迎接这一重要年份的到来,学院两大旗舰课程已经不约而同备好了贺礼——中欧MBA、EMBA课程双双名列英国《金融时报》排行榜全球第五。这在亚洲商学院中是独一无二的殊荣,在全球商学院中亦属凤毛麟角。有人笑言,五乘五等于二十五,这份礼物设计得太巧妙了。我想,这道算式的背后,其实蕴藏着中欧发展历程中的一种必然逻辑,和一份道路自信。
当今世界,随着中国全球地位的显著提升,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日益加深,全球管理教育的重心也正在向中国转移。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中,在中国政府和欧盟的长期关怀和支持下,中欧扎根本土、连通世界,运营着一系列全球顶尖商业课程。成绩让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中欧曾经被时代委以重任,未来仍将承担重要使命。今天,我想首先与大家一起重温中欧走过的道路,来记取、继承和发扬中欧的优良传统。
我想,中欧走过的四分之一世纪,是以前瞻目光确立使命、制定战略,并且克服万难、坚定前行的历程。中国和欧盟的管理教育合作项目始于1984年。1994年在上海建院之日起,中欧就坚信中国经济必然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也必然回馈世界、造福世界。学院几代领导层和教职工初心不改、使命不怠,不仅将梦想化为了现实,也让现实超越了梦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引进、借鉴西方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培养了新中国最早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知识体系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我们踏着时代的浪潮,建立起学贯中西的世界一流教授队伍,发展了集聚商业实践优秀案例的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创造了理论融通实践的“实境教学法”,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建立校区、开展课程,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也帮助全球企业了解中国;同时,我们也拥有了中国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商学院校友群体。中欧的成功,是缘于洞见未来的战略定位,缘于不畏坎坷的创新进取。
中欧走过的四分之一世纪,是在中外交融的平台上缔造品牌、发展品牌,并不断赋予品牌美好内涵的历程。翻阅中欧的校史,我们能读到历任学院领导者的故事,即使是最朴素的语言、最简单的记录,我们也能从中读出令人感佩的力量,领悟到故事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担此鸿业,如履薄冰,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中欧故事的另一个维度里,是学院史上有六位欧方领导荣获上海市象征中外友谊的“白玉兰纪念奖”,是众多外籍教职工挥洒的青春和汗水。而故事更恢宏的篇章,是三大洲五地校区的精诚合作,是全球22000多名校友的守望相助。我们用一个古老的汉字“合”作为校徽,因为在中欧,“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中欧的品牌故事是大地上的史诗,未来我们要继续书写下去。
中欧走过的四分之一世纪,是以匠心精神持续优化学院运营,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欧始终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先后开设MBA、EMBA、高层经理培训、金融MBA、卓越服务EMBA以及创业营等课程。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中欧矢志不渝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战略,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创业创新浪潮。作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学院每年赴欧洲重镇举办品牌论坛,邀请我国外交使节阐述中国方略,搭建中外企业家互学互鉴的高端平台。无论规模如何壮大、运营如何复杂,学院对严谨学风的坚持不变,打磨优质课程的匠心不变。我们致力于为商业精英提供终身学习平台,唯有至真至诚,方得不离不弃。
二十五年冬去春来、时光流转,我们凝聚起了一个叫“中欧人”的群体,这里有校友、有学生,也有教职工。我们的第一代毕业生多已退休,学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欧二代的身影。我想,中欧有责任建设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群,在这里传递跨越时空相互连接的精神力量。
什么是中欧人的精神?
首先,中欧人有世界眼光,也有家国情怀。中欧极其多元。学院与全球37家知名商学院建立了交换学生项目;MBA、GEMBA课程中海外学生占比近40%;学院教授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既有中国工商银行前董事长姜建清、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盛松成等杰出的企业家、银行家,也有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德维尔潘,WTO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等国际知名政治家,更有年年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的众多知名教授。同时,中欧也非常传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中欧推崇和向往的,正是这种自古有之的平等互学的氛围。吴敬琏教授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管理水平的提高,要为中欧记上一笔。”中欧践行和倡导的,正是这种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家国观念。
其次,中欧人追求卓越、知行合一。我们日夜兼程,不仅为赢过赛道上的对手,更为赢过昨天的自己。中欧人的道路,是不懈地自我叩问、自我探索、自我超越。尼采说,“若知为何而生,遂可纳受一切。”一个机构、一个人,只要认定了自己的使命,就可以排除万难、坚定前行。我希望每位中欧人都能找到生命的意义,获得世俗的成功,也希望你们能超越这种成功,愿意与他人分享命运。希望你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中欧人忘我无我、勇担责任。“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欧人要为世界创造知识和价值,也要传递美德和信仰。自第一届MBA、EMBA开始,中欧就将商业伦理设为必修课。如今,关心民生福祉、勇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中欧人代代相传的理念。“苟无济世心,独善亦何益”,中欧要培养的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的勇敢者,是百战归来再读书的沉思者,是扎根大地、心怀大爱的领导者,是愿以一生去叩问企业家精神的创造者。
时代予中欧以重任,中欧定不负时代。我相信,我们高远的理想、郑重的诺言、不懈的奋进和动人的故事,最终都会绽放在学院的荣光里。校友们、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欧,这个神圣、庄严而温暖的名字,载着她非凡的使命,在未来的岁月里成就伟大、再铸辉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段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