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9日讯(记者 张加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特征?该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
3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杨伟民、胡晓炼、陈晓华、钱颖一、宁高宁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高质量发展是长期路程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需要建立哪些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来引导各级政府摘掉过去拼命强调GDP的“紧箍咒”,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介绍,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立6大体系,加1个体制,这都是长期的任务,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
他还表示,提出高质量发展只是刚刚开始,这个路程还需要很久,到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整个过程都是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评价的体系、统计的体系、政策的体系、绩效的评价等等都会相应地做出一些调整,但是也不会一次就到位,而是逐步完善。
杨伟民还认为,经济发展是有规律性可循的,一般来讲,追赶型国家在追赶的前期,经济增长速度都是比较快的。但是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质的提升就必然要提到日程上来。相对于以量的扩张为主的阶段,在质的提升阶段,增长速度下行可能是一个必然趋势、必然规律。
从其他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呈现了这样一种情形。趋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从阶段性角度来看,而不是从短期经济周期来看。对于某一年增长速度提高了几个点或者某一年某个季度下降了零点几个百分点,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朝着高质量发展这个大方向持续努力,我觉得这就是稳中求进的要义所在。
高质量发展挑战性更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5%左右,比去年6.9%的经济增速有所下调,同时,有十余个省份下调了2018年经济增长目标。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表示,同过去几年一样,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都是预期目标,不是计划目标。今年设定的预期目标是增长6.5%左右,与去年设定的预期目标6.5%左右持平。
钱颖一指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今年与往年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十九大确定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所以我的理解,把今年的预期目标定在6.5%,比去年实际增长低0.4个百分点,是为了转变留有空间。”
对于地方部分省份调低增长目标,钱颖一表示,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地方政府为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行为的一个变化,这个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效率,变成内涵式增长,已经讲了20年,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但是向质量方面的倾斜不够,这一次应该说我们看到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所转变。
另外,虽然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低了一点,但是工作的压力和挑战更高了,因为高质量的发展不像简单的GDP增速这么简单,也很难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所以挑战性是更大的。
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促进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要坚持“大力改革开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表示,加强对外经贸合作,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起码有几项工作在今年都要大力推动:
第一、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建设这个平台。这个平台对于促进贸易的开展、促进投资的开展,作用非常大,潜力也非常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融合度非常高,所以把这块蛋糕做大,这对于建设开放型经济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第二,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贸易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进口。今年国家已经决定要在中国举办进口博览会,把进口和出口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同时一起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使得整个贸易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也会推动我们向贸易强国方面迈进。
第三,跨境投资。这也是要双向一起动,就是以积极的“引进来”和积极的“走出去”。在“引进来”方面,国家已经宣布,要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有些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服务业的开放、制造业的开放、金融业的开放等,都有一大批具体举措。在对外投资方面,要围绕着服务发展实体经济,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关键地方,用到刀刃上。
胡晓炼认为,通过这几大方面的工作,可以在贸易、投资、生产服务业方面形成一个网络,把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经济更紧密地融合起来,把中国的大市场和世界市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但中国经济从中能够获取更好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而且对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也会发生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刘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