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中国网 郭天虎/摄影
中国网财经3月8日讯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今日下午举行政协委员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会。在答记者问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立6大体系,加1个体制,这都是长期的任务,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
财新周刊记者:杨委员您好,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GDP预期目标在6.5%左右。我想请问杨委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需要建立哪些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来引导各级政府摘掉过去拼命强调GDP的“紧箍咒”,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杨伟民: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立6大体系,加1个体制,实际上是6+1的政策体系和体制。首先还是要研究清楚什么叫高质量发展,因为你要想制定评价体系,先要知道到底评价什么东西。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我个人认为有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投入是高效率的,也就是说生产要素投入以后要有效率,而且这个效率要高,包括资本的效率、劳动的效率、资源的效率、能源的效率乃至环境的效率。现在大数据正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同时也应该包括提高数据生产要素的效率。
第二,效益要比较高。在四大市场主体当中,投资要有回报,如果投资没有回报那就没人投资了,刚才钱委员讲民间投资放缓,为什么呢?是因为投资回报率太低了,所以投资要有回报,同时企业要有利润、员工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税收,而且这四大主体得到的报酬或者收益都能够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来获取,也就是说收入的分配能够比较合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
建立这六大体系和一个体制都是长期的任务,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从微观来看、从企业来看,应该鼓励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产品都瞄准世界同行业、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的世界最高水平,进行持续努力,缺什么补什么,如果技术不行那就去研发技术或者引进技术,人才不行就去培养人才或者引进人才,设备不行就去购买设备,或者自己研制设备,如果多数行业、企业、产品都能够达到世界上最好的水准,那我们就实现高质量发展了。我们现在的情形是,相当一部分产品都是在世界排在第一位,但这是量排在第一位,而质的位置可能要大大落后,这就需要一个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从政府来看,六大体系中最主要的是政策体系,当然现在还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体系,但是我觉得今后要逐步改变。有的部门现在正在改变,比如说上市公司当中体现高质量、创新型的企业相对来讲是比较少的,而传统产业企业比较多,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上市公司的结构和创新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现在有关部门也在采取措施,使新的独角兽企业尽快进入到上市企业当中,给老百姓更多的优质资产和财富增值的更多选择。
再比如银行业,银行现在贷款主要看什么呢?看抵押物,看有多少地、多少房子,但体现高质量的创新型企业往往都是轻资产的,什么东西最值钱呢?是创新人才和创业人士的大脑最值钱,那么大脑抵给银行值多少钱呢?怎么评估呢?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政策做出适当调整,不能光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更要看到那些无形的潜在价值在哪里。
还比如国有企业,我们的国有资本如果像社会资本那么进行风投,那可能相应的评价体制机制还要做出一些改变,等等。总之,我觉得提出高质量发展只是刚刚开始,这个路程还需要很久,到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整个过程都是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评价的体系、统计的体系、政策的体系、绩效的评价等等都会相应地做出一些调整,但是也不会一次就到位了,而是逐步完善了。总之,我们的目标是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地发展。
(责任编辑:张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