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2017年28个贫困县脱帽,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构建电商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张近东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乡镇和农村市场为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各大互联网企业加速农村布局,带动农产品上线,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O2O”等新兴商业模式迅速在农村市场落地,至2016年末,全国已建成40多万个乡村电商服务点,快递乡村覆盖率达到80%,带动农村就业超2000万人。
张近东表示,广大农民全面触网,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电商与扶贫工作提供了结合点。但从目前电商扶贫实践来看,距离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当前很多扶贫模式还不够精准,没有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依据致贫原因在扶贫方式上因势利导;二是对于销售渠道强调的多,而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三是实现 “输血”增收的同时,对于贫困户持续 “造血”致富功能还有待加强。
鉴于此,张近东建议全社会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聚焦重点目标,精准施策;拓展电商扶贫模式,丰富扶贫措施,促进长效扶贫机制的形成。
张近东建议,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与贫困县农副产品上行相关的特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国家级贫困县一般地处偏远,信息化基础薄弱、交通物流不畅,农副产品和特色商品上行较为困难。为进一步聚焦精准扶贫目标,做到“脱真贫”,政府各级组织除要进一步加强对建档立卡的管理外,要加强对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对在贫困县建立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的电商企业给予配套支持,特别是要重点支持冷链物流等与农副产品上行息息相关的特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广大电商企业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从基础上提高贫困县的经济发展能力。
其次,应鼓励创新电商扶贫模式,推动贫困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将电商扶贫从捐赠扶贫、销售扶贫等传统扶贫方式进一步转向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及集体经济增收扶贫等模式转变;对于具有劳动就业能力的继续开展就业创业扶贫,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从大力推动当地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福利事业上开拓扶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综合考虑扶贫措施,让贫困地区贫苦户从根本上告别贫困;确立一批扶贫成效好、效果可持续的精准扶贫示范地区和示范企业,加快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的推广。
张近东说,扶贫“先扶志”,建议开展政企合作,提高贫困户脱贫自主意识,帮助其掌握脱贫技能。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全国上下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一项项针对贫困户的务实、普惠的措施目不暇接。但部分贫困户多年来一直受帮扶资助,至今却仍未摆脱贫困。出现帮而不富、助而不强,可以说与缺乏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理念紧密相关。建议在各种扶贫产业推进过程中,加强扶志与扶智,将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和自主意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动“前店后厂”模式落地,拓展农村电商扶贫生态产业链覆盖范围,根据贫困户自身特点,设计不同的就业和培训模式,让更多的贫困户能够找到合适的就业、创业方向和岗位。
此外,张近东建议,在政策、补贴、普惠金融等方面给予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支持。对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政府可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做好引导和扶持,努力提高各扶贫业态盈利能力;政府、企业共同为贫困户提供启动资金安排和服务,让更多的贫困户,特别是没有就业能力的贫困户能够迈出脱贫第一步,参与投资和扶贫相关的产业建设,产生稳定的收益来源;在政企合资模式中,除归属贫困户的收益外,帮扶方的收益应投入到各类扶贫公益基金中,继续发挥收益在扶贫中的作用,让产业扶贫与公益扶贫形成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畅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