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报名时间过了,能不能再为我们公司在建筑材料区增加一个展位?”这是武汉一家知名建筑结构公司不久前向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发来的咨询。博览会展馆今年新增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但一些展区的展位仍然供不应求。
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于本月11日至14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自2004年以来,这个服务中国与东盟务实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不断完善、升级,为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断升级东博会
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双方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成果丰硕。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2015年11月,自贸区升级有关议定书签署。也就是在2003年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际,为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方建议从次年开始,每年在南宁共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
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开展的交流合作,离不开高层的倾情推动。过去12届东博会,共举办了143个高层论坛,共有59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5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东博会。通过开幕大会演讲,领导人会见、部长级磋商、政商对话等高层交流活动,双方领导人得以不断碰撞出合作的“火花”,并由此将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在各领域的政策及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层信息从东博会举办地广西传向世界,从而把国家层面的合作共识推进到企业、地方层面实施。
“中国—东盟的合作需求有多大,东博会的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多年参加东博会的人的共识。
2004年,中国与东盟“早期收获计划”启动,首届东博会围绕“早期收获计划”开辟农产品专门展区,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2005年,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东博会配合自贸区降税计划,突出展示降税商品和零关税商品,扩大了双边经贸合作规模;2007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实施后,东博会增加服务贸易专题,一步步将服务贸易落实到实际层面;2009年,双方签署自贸区《投资协议》,东博会紧扣形势,展示中国—东盟国家投资成果,通过举办投资合作圆桌会议、各国投资推介会、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形成双向投资的强大合力。
数据显示,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时,双方贸易额仅为79.6亿美元。2004年,首届东博会举办后,双方贸易额实现1000亿美元。此后,随着东博会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不断突破,并于2015年达到4720亿美元,是1991年的59倍。
第十三届东博会承载的合作愿景更为引人瞩目: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有关议定书的生效“元年”,议定书是我国在现有自贸区基础上完成的第一个升级协议,体现了双方深化和拓展经贸关系的共同愿望和现实需求。“我们将围绕议定书,积极打造升级版博览会,进一步优化展览内容,强化贸易投资促进能力,延伸展会价值链,提升经贸成效,为实现202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助力。”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表示。
服务国际产能和产业园区合作,不断提升经贸实效
“中国中车在马来西亚建立了首个‘铁路工厂’,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整车制造基地项目已启动建设……”谈起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王雷如数家珍。
2015年,第十二届东博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决策部署,首次将国际产能合作列为投资合作专题的重要内容,举办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项目对接洽谈会上,60多家中国企业与泰中罗勇工业园区等东盟国家产业园区代表、投资促进机构及项目业主进行洽谈,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1项。据不完全统计,第十二届东博会期间,成功签约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达34项。缅甸外交部副部长吴丁乌伦认为,中国与东盟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将为政府和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也将促进各自产能释放,实现合作项目对接。
记者了解到,第十三届东博会将继续设立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区,展示国际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招商,铁路、有色、电力等重点产能领域,推动中国优势产能“走出去”,与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务实合作。目前已经有中国中车、中国铝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大唐集团、中国中铁等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报名。
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双园”,开辟了国际产业园区合作的新模式。2011年第八届东博会期间,中马两国总理亲自见证两国商务部/贸工部签署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合作文件并为园区揭牌。目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多亿元,10多个重大项目入园;作为它的“姊妹园”,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启动项目——联合钢铁项目亦已动土,投产后将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钢厂和东盟首家生产H型钢的钢铁厂,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000个。去年,两个园区首次联合布展、共同招商,现场签订6个重大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金额64.4亿元。
中国与柬埔寨、印尼、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共建的多个产业园区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产业园区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企业提供了新的投资平台,开创了双边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成为中国—东盟加强投资合作的试验田,也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今年东博会期间,我们将举行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邀请东盟10国重点产业园区到会推介,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对接,还将举办60多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为各国产业园区与各国企业商家进行交流合作提供丰富的服务。”王雷说。
培育多领域合作之花,不断拓宽友好交流之路
今年6月,在南宁举行的“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文艺晚会”,两名东盟国家歌手备受欢迎。一个是马来西亚的“90后”女歌手陈永馨,曾在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中,演唱《你不知道的事》《如果云知道》等华语流行歌曲,此后她的演唱视频在各大网站、微博、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个人新浪微博的粉丝数一夜暴涨到40多万,还夺得2014年麦克米兰·伍兹全球奖“最佳新人奖”。一个是越南姑娘杜氏清花,曾在中越歌曲演唱大赛中折得桂冠,被称为越南“小百灵”。她们都是在广西艺术学院留学后成名的。
从金融服务到环保科技,从文化交流到教育培训,从卫生防疫到气象监测,自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东盟不断在合作的“大花园”中播下新的合作之种。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国—东盟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多领域合作机制或平台。在文化、卫生、新闻、海关、质检等领域,建立了部长级会议合作机制;设立了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为双方多领域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组建或搭建了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协会、中国—东盟环保中心等开展具体工作的合作平台。双方的人员交往日趋活跃,现在每周有1000多个航班穿行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就在今年8月11日,南宁飞往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的航线正式开通,实现了南宁机场对东盟10国直通航线的全覆盖。
东博会积极搭建中国—东盟科技共赢桥梁。“今年东博会的先进技术展,将是历届科技含量最高的。”广西科技厅厅长曹坤华对记者说。他介绍,这次参展项目达380个,将重点展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绿色经济、节能环保、新能源及电子信息等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还专门设立了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展区,展示中国在资源卫星观测、纯电动汽车、农村节能、数控技术和太阳能等领域的科技成果。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东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十三届东博会将深化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举办34个会议论坛,其中,涉及泛北、卫生、农业、林业、社会工作、科技创新与台风灾害应对、气象等方面的13个会议论坛活动为东博会框架下新增的高层论坛会议。他表示,“今年适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东博会将举办25周年系列活动,充分展示25年来双方合作成果和东博会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促成参会各方在国际产能、中国周边互联互通、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国际园区等重点领域,达成新的合作。”
(责任编辑:徐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