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老赖们不讲诚信,欠钱不还,想尽办法“耍赖”,是造成法院“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虱子多了不怕咬”,老赖们经常面对多个债主,想尽方法逃避债务。债主将老赖诉至法院后,判决却得不到执行,导致不少当事人名义上赢了官司,实际上还是讨债无门,判决书也成了一纸空文。与普通债务纠纷中无债可还的问题不同,有些“高级”老赖,一边上着失信人名单,一边隐匿、转移资产。
四川成都律师李国均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有些积蓄。2014年,他将600多万元借给了四川桂湖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作周转,还钱没了影子。2017年,李国均将桂湖置业告上法庭。
之后,虽然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判决李国均胜诉,但他在诉讼过程中得知,桂湖置业早已“欠了一屁股债”,公司仅拖欠银行的款项就十几亿,公司法人代表袁立贵也上了失信人黑名单。李国均说:“被执行案件有300多起,对外欠的民间资金有2亿多,欠了银行有12亿多。强制执行后,民工工资、社保以及工程款,他都没有主动履行过一分钱义务。”
据债权人李国均介绍,桂湖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有诸多房产,在距离新都区人民法院不远处,就有一家酒店和购物中心,还有不少像麦当劳、德克士这样的大型租户在其购物中心营业。桂湖置业旗下资产由于被多家不同的法院查封,债务情况复杂,而公司又一直声称要被其他大型公司并购,导致执行起来效率很差,债权人都很着急。
李川梅曾经为桂湖置业旗下的超市供货,被拖欠20多万元货款,桂湖老板袁立贵曾多次承诺还钱,却一直没有下文,上百位供应商将他告上法庭。案子赢了,却还是一分钱没拿到。找到当地政府,发现桂湖置业一直号称要被一家所谓的“中商集团”并购,要求多给些时间解决问题,但并购方从未拿出一分钱给法院当诚意金,喊了许多年,最后无疾而终,钱始终要不回来。
李国均作为律师,发现桂湖置业欠了这么多钱,旗下的很多房产居然没有被查封,多处房产仍在进行出租,为什么不能把这些租金拿来先偿还一部分困难户的资金呢?经过进一步调查,李国均发现,桂湖置业为了躲避债务,早在2015年事发前,将旗下所有物业转移给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合同签了40年,其子公司一分钱没花得到了承租权,再将房屋租赁给其他公司,并与桂湖置业进行了“形式上的切割”,法人、股东全都撤出。由此,该子公司成了法律上的“善意第三人”,一边替桂湖收着巨额租金,一边还不用承担桂湖置业的债务。
在李国均给记者出示的一份租赁合同中显示,在法院查封桂湖置业,袁立贵成为老赖的同时,仅一处1300平方米的房产,每年就有近300万的收入。他们将情况上报给成都新都区法院后,却一直没有结果。
李国均表示,目前案件复杂,企业既不执行转破产,也不进行实质行动,债权人等不起了。在桂湖置业被查封时,他们还将承租权转移给浩悦物业,这样的故意转移、无偿转让财产,涉嫌违反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于债权人的指责,桂湖置业董事长袁立贵表示,都是谣言。
桂湖置业上亿元的资产被当地多家法院查封,债权复杂,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中国政法大学阮齐林教授认为,可以将企业从执行转为破产,再由债权人分配,在解决执行难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也很常见。法院一直把加强执行作为重点工作,这几年法院刮起一阵阵的执行风暴,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还钱遥遥无期,阮齐林认为,我国刑法对于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执行遇到抗拒、转移,还是执行方面存在失职,其实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
在浙江杭州上城区人民法院,为了破解执行难问题,就专门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
上城区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游旭介绍,指挥中心的先进设备,可以让他们对所有案件被执行人的财产、车辆、银行信息进行集中查控,并且与全国法院联动,解决了案多人少问题。通过委托平台,可以达到全国法院一盘棋、全国法院联动的作用。这是破解执行难的一项很大的举措,解决了案多人少的问题。
对于执行难问题,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红兵认为,目前我国强制执行,靠的还是最高法的司法解释,没有相关的强制执行法。刘红兵建议,在强制执行方面,能否参照其他国家,有一条单独的强制执行法,效率会更高。刘红兵说:“我国的强制执行,目前民事诉讼法有一章的规定,但非常有限,实施中的大量问题都没有得到体现。最高法院发布的一些文件效力层级比较低,而且我国强制执行法到现在没出台。”
刘红兵认为,判决得不到执行,只是一纸空文。大量的执行不到位,违法的人获利,守法的人受到损害,反而会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起到负面影响。而日常对失信人的惩戒,目前几乎全靠法院,导致目前执行难问题的解决远远称不上完美。执行难最终的原因是社会的诚信度低,违法失信的成本低。完全靠法院解决问题,肯定不现实。解决执行难必须要有一种综合治理的格局,相关部门要协力治理失信,外部的大环境才会好。
全国法院2016年、2017年受理执行案件1189.96万件,执结1156.2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83万亿元。这是在2016年3月,最高法向全社会作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承诺后取得的成效。
最近两年来,全国各级法院以及相关部门也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上努力,比如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民,被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被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老赖们”时时受限、处处受阻,近年来有280万的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但是,这两三年来的成效,能否成就一种遵纪守法、服从裁判的社会风气,还有待观察。包括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以及其它行政部门在内的机构,如何才能建立一种社会全员信仰法治的科学、长效机制,也还有待进一步合力探索。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