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今日在京发布的“中国购买力”系列研究报告提出,关于中国进口贸易,存在重进薄出、进口依赖、进口冲击、市场换技术、崇洋媚外、中国壁垒、外国倾销、资源掠夺、中国错买、抵制洋货等10个认识误区,需要予以澄清。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正式开幕。该研究院在进博会举行前夕,围绕“进口贸易”发布了三份研究报告:《中国购买力大布局:“一带一路”与全球市场转型》《中国购买力大崛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进口侧结构性升级》《中国购买力大塑造:中国进口侧改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该系列报告认为,中国经济进口侧的意义因首届进博会而凸显,随着购买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经济进口侧也出现结构性升级,这一变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上述研究报告指出,进口总量上升、进口结构优化是中国购买力升级的必然结果,从逐步扩大开放迈向全面开放新格局,首届进博会将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节点。
贸易的稳定良好发展需要进出口动态平衡与良性互动,而广义上的进口侧贸易既包括商品与服务进口,还包括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该系列报告认为,以进博会为代表的中国进口侧升级,将促进国际国内产业间良性互动与竞争,从而推动创新涌现和产业结构升级。
不过,不少人对中国的进口贸易存在一些错误看法。上述报告也指出,重进薄出、进口依赖、进口冲击、市场换技术、崇洋媚外、中国壁垒、外国倾销、资源掠夺、中国错买、抵制洋货等10个关于中国进口贸易的观点,是经常出现的认识误区,需要予以澄清。
例如,有些观点认为直接进口高新技术产品,省略研发、制造等环节,省时又省力。但该报告指出,这类观点是将本国产业命运寄托给他人,极其危险。也有些人对中国进口农产品和部分低端工业品的行为不理解,认为中国错买了贸易产品。对此,该报告认为这种观点忽略了时代以及中国自身的特点。
此外,该报告也指出,有些关于中国进口贸易的观点已经有些时过境迁。例如,从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外国轿车企业合资设厂,进行本土化生产,实现以市场换取汽车制造技术,这类“市场换技术”的观点是上个时代中国技术较为落后时的特定产物,如今已不适应新时代的特征。
再比如,有观点认为进口产品对本土品牌造成了冲击与竞争,不利于中国本土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报告指出,需要正视某些领域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而进口产品实际上也会促进中国企业不断创新产品,提高质量。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