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3月15日讯(记者 郭伟莹) 今日,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与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2016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2016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1.2,相比2015年69.2的水平有所上升,表明保险消费者信心稳步提高。
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吕宙表示,本次保监会与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至少体现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促进行业转型发展;第二,引导消费者预期;第三,预警风险。保险业最大的风险是声誉风险,若消费者不信任,保险行业很难发展。
吕宙还表示,保监会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展了很多工作。例如,针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亮剑行动,不仅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也追究高管责任,去年亮剑行动组织71个检查组,约出动300多位监管人员,共对75家机构、98人作出处罚,罚款超过1300多万。同时,督促保险公司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服务评价要求保险公司改进服务。特别是对保险公司投诉比较靠后的公司向社会公布,并开展谈话。
调查显示消费者信心稳步上升
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行业发展的先行指标。2016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1.2,相比2015年69.2的水平有所上升,表明保险消费者信心稳步提高,显示出保险行业坚持“保险业姓保”,坚持改革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系列举措得到保险消费者认可。
调查显示,2016年保险消费者对保险消费环境的信心显著上升,对保险行业发展预期更为乐观;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保持平稳,对保险产品多样性、购买便捷性、人员专业性、理赔诚信度评价较高;保险消费者的消费自信程度依然较高,保险经营所依赖的大众信任基础稳固;保险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稳中有升,购买忠诚度上升。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建国表示,2016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比去年有所提升,反应出消费者的信心有所增强。主要体现三个特点。第一,保险业整个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例如,在保险服务方面,治理销售误导和理赔难这两个顽疾有很大的改善。第二,人民群众的保险意识有很大的改善。第三,保险服务有待进一步改善。
调研结果揭示了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一是多数保险消费者普遍优先配置保障功能较强的保险产品,其中重疾保险渗透率较高,保险消费者期待行业能开发更多惠民的保险产品。二是多数消费者对于保险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持肯定态度,同时期待服务理念更体现人文关怀、更贴心,即售前服务更有针对性,售后服务更有连续性,理赔服务有更高便捷性。三是消费者认为保险行业形象在改善,但仍需要同步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消费者正确理解保险行业和保险产品,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掌握保险常识,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2016年,保险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险种结构有所优化,特别是保障类产品保费规模出现较快增长。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保险消费者对于保险保障基金的职能了解还不够充分,约半数的受访者不清楚其保单利益在保险公司破产时仍被依法保障;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也非常关注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表示,2016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指标体系的5个指标中保险信任度指标基本与去年持平说明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还有待改善。第一,保障需求的满意程度有所改善。第二,诚信销售的评价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保险服务的便捷性方面有待提高。
继续改进完善指数编制
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度量消费者信心水平的温度计,构建并不断完善保险消费者信心测量体系,定期发布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具体体现。
吕宙表示,编制发布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推动保险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引导保险消费预期的有效手段、是完善声誉风险监测和预警的创新方法。
任建国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改进和完善消费者信心指数编制。一是优化调查方案,深入探索网络调研方案,提高调研效率和消费者参与度。二是丰富定性调研方式,提高指数调研的参与感、趣味性和认可度。三是加强固定样本库的维护和管理,稳定住、利用好持续调研积累的固定样本库。四是完善指标体系,增强指数的前瞻性,更好的服务于保险消费者和保险行业。
(责任编辑:孙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