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机构需要敏锐的掌握市场最新变化,并及时跟进、探究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预案”,全国人大代表、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3月10日下午在江苏团驻地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监管机构也需要不断的跟踪市场,并创新监管举措”。
于学军坦言,未来两三年,全球的经济发展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增长环境、状态等都可能发生变化,货币政策如何把握好,确实考验着调控的机制和艺术。
“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另一方面,货币信贷仍在持续增长。如何在顾及或满足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平稳而有效地控制好货币信用并实现松紧适度?我的建议是择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由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政策工具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进行合理有效的置换”,于学军认为,“中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很高,下调的空间依然很大;此外,由调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去的基础货币仍是收购外汇储备的资金,它的发行基础是以美元等外币做储备,自然对人民币有保值的作用,即所谓货币锚的作用,这在现阶段绝对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即对缓释人民币贬值压力有好处。”
不过,于学军的降准绝不等同于“放水”。于学军强调,“用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适度对冲或切换由MLF和PSL等政策工具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并不是主张大开闸门放松货币投放”,而是通过置换来实现松紧适度。
此外,就市场高度关注的如何降杠杆的话题,于学军表示,“目前确实需要降杠杆,但降杠杆在实践中是很难的,也需要时间。因为企业的债务性融资在增加,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的速度远远慢于信贷膨胀的速度。”
于学军表示,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比以股权融资为主的模式拥有更高的杠杆率。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是间接融资为主,同时信贷扩张的速度较快,直接融资比重有待提高,也由此造成企业杠杆率居高难下的状况。
去年四季度,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对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了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途径等。其中,债转股、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内容都包含于其中。
更多报道请见
(责任编辑:郭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