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沈明:2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强调,国企和民企要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够行稳至远。那么,加强国企和民企融合发展,未来还需要破除哪些障碍?各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红包”有哪些?资本市场是如何为民企加油助力的?
本报记者 左永刚
今年以来,各地陆续专门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改善营商环境、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长远看,此次经济增长下行还远未结束,刚到下半场。仅仅国家层面上拉动经济是不够的,最主要是盘活民营企业。”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去年10月份以来,国家从官方层面肯定了民营企业的经济地位,所以民企可以放心大胆谋发展。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同时明确“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
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其中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衔接工作;持续推进“多证合一”,探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扩大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范围。此外,还将下大气力激活民间投资,着力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养老、体育等领域。
天津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大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力度,将下大力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安排100亿元的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1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为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流动性支持。同时,还将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而在此之前,2018年四季度,不少省市区专门下发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或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如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20条举措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并且力争实现到2022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显著优化。
去年11月份,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举措。
浙江省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出台了10方面31项举措,包括创新、融资、用工、用地、降成本、走出去、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具体举措,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等八大重点任务30条具体举措,推动江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李伟此前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中国经济很有韧性,各级政府近几个月实施了大量对民企有利的政策,民企的困难可能已经触底了,民企生存状态的逐步缓慢改善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