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此次借所谓301条款调查向中国发难,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战略考量。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既保持战略定力,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针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打贸易战不仅两败俱伤,而且会殃及池鱼,各方应保持理性。
特朗普目的在于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中国经济周刊》:此次引起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索是美国启动的“301”调查,这也是美国第6次对中国动用301条款。与前几次相比,这次有什么不同吗?
毕吉耀:对中国等竞争对手开征高额关税,是特朗普竞选时的重要承诺之一,拿关税做文章也是特朗普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第一步。今年年初开始,美国已经宣布将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板以及大型家用洗衣机征收临时性关税。3月初又表示要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课以25%和10%的重税。3月23日,美国宣布暂时豁免对欧盟、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经济体的钢铝关税至5月1日,其贸易制裁意在中国不言而喻。
无论是美国单方面提高钢铝关税,还是依据其国内贸易法对中国进行“301”调查,并威胁要采取大规模加征关税等措施,都是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协定的单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特朗普此次签署备忘录是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301”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到310节,一般而言,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WTO成立以后,美国已经很少动用301条款。此次再次动用301条款对付中国,是公然违背WTO多边贸易协定,用国内法来调整国际贸易关系,是典型的贸易霸权主义。
美国此次发布的“301”对华贸易报告中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反复强调中国对美国作出的双边承诺,包括“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必须由企业独自决定,中国政府不得将之作为市场准入的前提条件”,“中国必须对国内所有或开发的知识产权与其他国家所有或开发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等等,同时列举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认为中国是有步骤地引进外资,消化吸收技术,从而提高中国的生产水平。特朗普政府认为这些条款对美国企业不公平,影响了美国企业的利益和竞争力,因此要采取包括加征关税等在内的措施纠正中方所谓不公平不对等的做法。
但是,从根本上来看,特朗普的目的还是希望借“301”调查提高谈判要价,压迫中国在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等方面做出让步,以便为美国企业攫取更多的商业利益,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以减少贸易逆差。
《中国经济周刊》:从此前几次的“301”调查结果来看,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涉虽然一度剑拔弩张,但最终都通过协商达成了共识。就此次的贸易摩擦,有学者认为中美贸易关系正处在转折点上,协商难度变大,此次贸易摩擦有没有可能升级成为贸易战?
毕吉耀:从目前阶段来看,谈贸易战还为时过早。美国现在的种种作为,包括威胁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目的是提高谈判要价,以便在接下来的协商谈判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中美之间是否会爆发贸易战、贸易战的规模和烈度会有多大,还是要取决于接下来双方磋商谈判的结果。即使美国单方面决定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或者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中国也会根据受损情况相应地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以维护中国的合法利益,并视美国的下一步行动继续做出适度合理的反应。
从贸易摩擦升级到贸易战要经历一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既可能“边打边谈”,最后双方做出都能接受的妥协,从而避免贸易战,也可能会出现谈不拢的情况。中方不想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打贸易战不仅两败俱伤,而且会伤及池鱼。不但会动摇多边体制的根基,而且会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并威胁到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这几天美国乃至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和剧烈动荡,就反映出投资者对打贸易战的担忧。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
《中国经济周刊》: 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直在强调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贸易长期逆差这一情况?
毕吉耀: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由两国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决定,也受到现行贸易统计制度、美方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从美国的经济结构来看,服务业占的比重最大,制造业相对所占的比重较小。在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即使中国对美出口大幅减少,他仍然需要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来满足国民需求,整体贸易逆差的情况并不会有显著改善。其次,中国对美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是顺差,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和服务贸易方面都是逆差。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包括美国在内的外企搬到中国来生产,许多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在中国,而零部件和元器件则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进口,然后成品再由中国出口到美国,而用于加工组装的进口中间品的价值也算在中国头上,夸大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但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贸易长时间存在逆差,并且美对华贸易逆差占美贸易总逆差的比重最大,势必造成美国把削减对华贸易逆差作为主要目标。美国试图减少贸易逆差的意愿可以理解,毕竟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是各国都想追求的目标。但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并不是中方采取了所谓不公平的做法造成的,而是现行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妥善加以解决,采取单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甚至威胁打贸易战的方式,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可能导致两败俱损的双输局面。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此次针对中国违反了美国的知识产权的指责?有声音认为,这一指责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毕吉耀:中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由企业平等协商、自主决定、有偿交易,不存在政府强制和干预。中国企业到美国开展投资和收购,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的企业自主选择,遵循商业考虑和市场化原则,相关交易遵守美国法律,并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在美国公众向美国政府提交的数十份评论意见中,也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支持所谓的“强制技术转让”等指控。而且,强调技术转让问题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特朗普政府一再强调技术转让,是因为中国并没有违背WTO的相关协定,只能在这些方面找碴,来增加和中国谈判协商的筹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扩大投资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在自主研发技术开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就。比如我们自主研发的大飞机C919、量子通信还有高铁技术。中国的整个产业都在向中高端发展,同时也会和很多国外的企业进行技术方面合作。美国应该重新考虑过去对于本国一些高科技产品过时的不恰当的限制。
特朗普为何执意要“倒行逆施”?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此次特朗普政府启动“301”调查,美国企业和智库普遍对美方单边行动表示担忧。在国内反对声音如此大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执意如此的目的是什么?
毕吉耀:特朗普奉行所谓美国优先战略,认为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美国参加的一些额区域贸易协定没有很好地维护美国的利益,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采取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使得美国利益受损,导致产业向外转移和就业岗位流失,声称要重构更加公平对等的双边经贸关系。特朗普上台执政后,立即宣布退出 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中止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并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并且不断采取反倾销、反补贴,以及违反WTO协定但方面对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全球范围内制造贸易摩擦。此次,由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挥向中国,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盟国的反对和抵制,也受到美国国内各方面的批评和反对。美国国内许多行业和企业担心特朗普的鲁莽行为会招致贸易报复,从而不仅不能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反而会遭受更多的伤害。
但是,特朗普执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并威胁据此对华采取惩罚性贸易措施,一是他在竞选期间一再批评美国几十年来的贸易政策,并将提高关税其作为他竞选承诺的重要方面,现在要兑现竞选时对选民的承诺。二是当下美国又面临下半年的中期选举,特朗普也意图打“贸易保护牌”向选民拉票,以继续维持共和党在参众两院的优势地位并争取未来连任。
中美贸易失衡是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直接原因,美方要求中国降低美对华贸易赤字1000亿美元,进一步开放市场。但中美贸易失衡责任不在中国,除了贸易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储蓄率低下、传统制造业竞争力丧失和金融等服务业占比较高,美国长期依赖美元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吸引国外储蓄或资金流入,以维持其商品进口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格局变化和美国限制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又加剧了其对外贸易失衡。因此,对中国施压并不能解决美国的贸易失衡问题,也未必能达到特朗普期待的效果。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增速换档、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特征,经济增长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依赖出口,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0%以上,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从危机前的8%以上降至目前的不足2%,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从这方面看,即使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加征关税或其他限制措施,也难以影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大局,但美国消费者可能要承受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福利损失。如果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美国的一些行业可能会因出口受阻而受到冲击,并进而影响到这些行业的就业、收入和企业利润。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希望美方三思而后行。
美国借301条款发难,有其战略考量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此次贸易摩擦中值得我们思考或者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毕吉耀:中美建交40年来,双边经贸投资关系发展迅速,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两国的企业、投资者、消费者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中美关系是互补互惠的,和则两利,斗则两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在经贸、投资、产业发展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保持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和高端制造业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加强,正在赶上甚至在个别领域超过发达国家,这引起了一些顽固秉持冷战思维人的“担忧”。他们视中国为对手、进行“经济侵略”,散布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试图采取各种手段迟滞和阻碍中国发展。美国这次借所谓的301条款调查向中国发难,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战略考量。
这不仅仅是一次偶发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既保持战略定力,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在战略上,我们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立足自主创新的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在战术上,要未雨绸缪,既要强身健体,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产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要有针对性地准备好应对措施和方案,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决捍卫我国的发展利益和合法权利,维护公平竞争的国际经贸秩序,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适当调整外贸政策取向,更加注重贸易的平衡发展。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更加强调扩大出口创汇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那么现在则要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不仅要继续鼓励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的原材料,也要适度扩大进口高质量高品质的消费品,以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倒逼国内供给体系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逐步降低外贸顺差,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