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基因调查:
“供应链”虚实存疑 财务数据“打架”
上市公司重点推广的“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在多地并无实际项目,应收账款与客户方负债金额差距大;今年6月公司因涉“信披违规”遭调查,调查事项未知
上市公司神农基因年报中显示的前五大应收账款方之一“藤县佳禾”公司所在地。新京报记者 孙旭龙 摄
登陆资本市场6年来,上市公司神农基因的业绩屡经“跌宕”。
就在2016年年报数据稍显“靓丽”之际,今年6月份,来自证监会海南监管局的一纸《调查通知书》显示,因神农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有关规定,海南监管局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截至目前,调查结果尚未出炉,神农基因涉及何种“信披”违规事项仍然是谜。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公司声称重点推广并为业绩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实际上并未如上市公司披露中所说的那样正常推进:有的县市从未开展,有的县市则已“搁浅”。
此外,记者还发现,上市公司连年数百万元应收账款,而对应客户方的财报中呈现出不同“版本”。
7县市“供应链”未实施或已停滞
神农基因201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期内营业收入为7.12亿,同比增长154.34%;净利润680.47万元,同比增长30.88%。
对于营收翻番的原因,上市公司自我总结为“主要系本期公司进一步完善‘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所致。”
公开资料显示,这个助力上市公司实现业绩大增的“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早在2014年就已开展。
2014年2月19日,神农基因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与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政府签订了《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神农基因首次公开提出“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概念。
随后在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7月27日之间,上市公司又陆续与7个县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四个省份。根据公开披露统计,截至记者发稿之日,神农基因合计与8个县市先后签署了《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神农基因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已纳入上述服务项目的地区涵盖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区,已签约的水稻耕地面积336万亩,已实施项目管理的水稻耕地面积60余万亩。
神农基因2017年半年报则称: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已纳入上述服务项目的地区涵盖江西、湖南、湖北及安徽等地区,已签约的水稻耕地面积366万亩,已实施项目管理的水稻耕地面积50余万亩。
在对深交所《2016年报及2017年一季报问询函》的回复中,神农基因称,截至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出具之日,丰城市、樟树市、黄梅县、永州市、宜春市、溆浦县、蕲春县等7个县市实际实施亩数分别为14.6万亩、5.2万亩、4.3万亩、8.4万亩、7.6万亩、3.6万亩、4.3万亩,合计48万亩。
关于该项目当前的推进情况,在2017年10月9日发布的公告中,神农基因称,上述框架协议执行情况均为“正在执行、符合预期”。
就神农基因“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管理”的开展情况,10月底,新京报记者先后致电包括丰城、樟树在内的上述7个县市有关部门。
其中,4个县市的农业局办公人员对于“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有所了解,但所述内容与神农基因公告内容出入较大。
丰城市农业局人士表示:“(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项目基本上冷淡下来了,这个项目是2014年、2015年开展的,最近两年就没有开展了,2016年就好像没做了。”
永州市农业局方面表示:“(与神农基因)大概是2015年起合作的,2016年就没有做了,到现在我们也没跟神农基因他们联系”;该人士称,当时“就是做了个调度,把一些晚稻种子送到下面的县里去,后续的工作就没有了。”
溆浦县农业局粮油站站长黄辉确认(与神农基因)签署了合作协议,但是“2016年在做基础工作,还没开展实质性工作”。
蕲春县农业局方面表示:“(与神农基因的合作)是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2016年大约建设了四五万亩,但因为当年发生病害,农户损失较重,所以2017年仅有1万亩左右。
11月初,记者先后赴黄梅、樟树、宜春等多地进行实际走访。
在黄梅县当地,作为神农基因“供应链”的唯一合作方,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许建红向记者透露:“(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在落地实施中有困难”,该人士称,当地农民不适应兆优5431这个品种;2015年只合作了不超过三千亩,2016年只种了几百亩,2017年就没有再试了。
樟树市宣传部人士称:“当时(市政府和神农基因)是有合作意向,但并没有落地(实施),这个项目没有搞成。”
“(神农基因)在跟市政府签协议以后,我们市政府组织了十个区县农业局有关人员开会,神农基因的人员在会上介绍自己的一站式概念。”宜春市农业局下属种子局副局长易增奇向记者回忆,“随后我们没有跟进,最新的情况就不了解了;最早是在丰城市推广的,最有可能形成规模的就是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
根据记者走访情况,除了蕲春县当地农业局承认与神农基因的合作有落地实施约“四五万亩”、黄梅县相关人士表示合作落地实施数千亩之外,其余各县市与神农基因的合作或从未推行、或已停滞。
这一事实,与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实际实施48万亩”、项目“正在执行、符合预期”的说法差距巨大。
就此疑问,11月7日,记者致电神农基因并向对方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上市公司与两大应收账款方数据差异大
有待解答的疑问不仅仅是“供应链”。
在部分年报及半年报中,上市公司披露了前五大应收账款方的明细。通过对比数据,新京报记者发现,部分应收账款方数据存在疑问。
湛江市兴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湛江兴罗”)即为神农基因前五大应收账款方之一。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数据,上市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对湛江兴罗的应收账款分别为450万元、554万元、550万元。
记者查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湛江兴罗工商资料显示其2014年、2015年的负债金额分别为6万元和2万元。
工商资料显示,湛江兴罗成立于2013年8月22日,后因“未按规定公示其他应当公示的信息”于2016年6月29日被湛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记者拨打湛江兴罗工商资料中所登记的联系电话,对方自称是一家工商代理注册公司。而记者前往湛江兴罗工商资料登记地址发现,该地址实际标名为“湛江市网乐贸易有限公司(下称‘网乐贸易’)”。
某主流招聘网站显示的信息称,网乐贸易前身即湛江兴罗;此外,新京报记者从湛江市工商局方面得到湛江兴罗的一个联系人手机号码,该号码与网乐贸易2016年工商资料中显示的号码一致。记者拨打这个号码,向其询问网乐贸易是否即是湛江兴罗,接听方拒绝回应问题。
记者从工商资料看到,网乐贸易成立于2015年8月21日,法人及唯一股东名为“罗曼奇”。另一方面,众加商贸网显示,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神农基因曾用名)麻章分公司的联系人也名为“罗曼奇”。
至于网乐贸易与湛江兴罗之间的关系、以及上述两个“罗曼奇”是否为同一人,记者致电上市公司进行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广西藤县佳禾种子有限公司(下称“藤县佳禾”)亦曾跻身神农基因前五大应收账款方。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对藤县佳禾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分别为632万元、542万元、503万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仅披露了藤县佳禾2016年财报数据,年报显示当年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459万元和1万元,销售收入、净利润分别为空项和-0.21万元。
藤县佳禾主要业务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确曾购买过神农基因的种子,但具体买了多少“不清楚”。他表示,公司卖种子“每年两稻”,以2015年为例,大概一稻卖一两千斤,最贵的种子五十多块钱一斤。
照此计算,即使藤县佳禾每稻卖2000斤,每斤60元钱,其种子年销售收入也仅有24万元。在这种销售水平之下,为何上市公司对藤县佳禾连续三年应收账款高达数百万元?截至发稿,上市公司未就上述应收账款等问题进行回应。
两种口径下 营收差2000万
神农基因2016年度的种子销售数据甚至前后矛盾。
神农基因在2016年年报第21页披露:“H优518”种子在2016年销售额为5635万元,占上市公司当年种子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61%,以此计算可知神农基因2016年种子营业收入为3.03亿元;同样,“兆优5431”在2016年销售额为903万元,占上市公司当年种子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8%,以此比例计算,神农基因2016年种子营业收入仍然为3.03亿元。
而在2016年年报中,用另一种分类方法算出的种子营收是另一个数字:根据年报,杂交水稻种子、玉米种子、棉花种子、蔬菜及其他种子在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8亿元、3138万元、229万元、4070万元,合计为3.23亿元。与按比例算出的3.03亿元相比,相差近2000万元。
为了验证上述差异是否为计算口径的不同所致,记者按照同样的两种方法先后计算了2015年的种子营收。
2015年,“H优518”种子销售额为4250万元,占上市公司当年种子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27%,“兆优5431”在2015年销售额为276万元,占上市公司当年种子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6%,以此计算,神农基因2015年种子营业收入为2.61亿元。
按照另一种口径计算:杂交水稻种子、玉米种子、棉花种子、蔬菜及其他种子在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亿元、3145万元、84万元、851万元,合计依然为2.61亿元。
这意味着,2016年年报中高达2000万的营收差异并非不同算法所致。记者就此问题向上市公司进行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 相关
研发费用高企 核心产品疑系“买”来
根据神农基因2016年年报,“H优518”和“兆优5431”是上市公司最近几年主推的优势种子品种。其中,“H优518”在2016年销售额占神农基因当年种子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61%。
记者从公开资料中发现,“H优518”虽为上市公司主打产品,却非上市公司自主选育。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显示:“H优518”选育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完成人分别为陈立云、唐文邦、刘国华、肖应辉、邓化冰。
“兆优5431”同样不是上市公司自主选育。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显示,“兆优5431”选育单位为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除此之外,“帮两优9103”选育单位为江西兴农种业有限公司;“深优9519”选育单位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后两者在2015年年报中分别为上市公司新增自有审定新品种、正在申请的植物新品种权。
神农基因2015年年报称,湖南神农种业“独占开发生产”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H优518”(国审稻2011020)被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纳入该省镉低积累水稻应急品种,将进一步促进其在适种区域的销售与推广。
中国农科院专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所谓独占开发生产就是买断了”。
如果“独占开发生产”意即“买断”,则意味着,上市公司核心产品或来自于从外界花钱购买而非自主研发。与此相对的是,2013年至2016年,神农基因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四年合计达4.56亿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至2016年,神农基因的研发费用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55.02%、35.17%、12.56%、3.41%。与神农基因主营业务相似的隆平高科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总计投入了5.96亿元研发费用,各年研发费用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08%、6.11%、8.15%、9.73%。与神农基因非自主研发的情况不同:隆平高科主打产品两个系列46个品种中,至少有43个品种为隆平高科或子公司自主、参与研发。
除高企的研发费用之外,神农基因将大量募集资金投向多个项目。在上市招股书中,公司称拟利用募集资金投向包括高产优质广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在内的去处。截至2016年12月31日,神农基因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6.96亿元,占上市当年募集资金近8成。2011年,公司固定资产仅有3208万元,2014年即飙升至2.93亿元,暴涨至9倍有余
与此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却没有延续上市前的高速增长。2007年至2011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亿元、1.83亿元、2.85亿元、3.95亿元、4.28亿元。此后营收“见顶下滑”,2012年至2015年分别为4.32亿元、4.54亿元、3.56亿元、3.33亿元。势头不如上市前。
(责任编辑:段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