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中国网 高聪摄)
中国网财经10月21日讯 十九大新闻中心今日举办第四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资本脱实向虚现象客观存在,但是总体上来说,虽然有脱实向虚的现象,但实体经济发展还是持续稳定的。
“我们始终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这些年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产业升级、制造业振兴、稳定市场预期。”张勇表示,此外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投资效益不高、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
张勇指出,要按照十九大的精神,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应该在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补齐发展短板,增加有效供给。二是推进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四是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四是完善包括金融服务、政府服务等在内的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体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两微一端:最近几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是面临着一定的下行的压力,或者说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大量的资金从实体部门抽离,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我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对资本的脱实向虚的现象怎么看,下一步有什么样的举措去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谢谢你的提问。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这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同时在国内外市场相对疲软,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出现了脱实向虚,企业也出现了弃实投虚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确实对于我们的结构调整,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的影响。本身来说,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哪里收益更高,就会流向哪里,现在虚拟经济收益更好,就可能往这方面偏的多一些。但是总体上来说,虽然有脱实向虚的现象,但实体经济发展还是持续稳定的。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特别强调了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要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努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为我们下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指明了方向。因为经济能够走到今天,基础就是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
这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始终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这些年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产业升级、制造业振兴、稳定市场预期,总书记在报告中讲到的蛟龙、大飞机等科技成果的问世,这些都是各部门、各地区在落实中央振兴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果。但是,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投资效益不高、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
要按照十九大的精神,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应该在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补齐发展短板,增加有效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既有硬件,又有软件,硬件就是要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软件就是加强认证、认可、标准等体系建设。
二是推进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国务院下了很大的气力,减税降费要达到1万亿,目的就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企业在市场的大环境下更愿意在实体经济上聚力、发力。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提高创新要素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率。还有“双创”,应该说这几年是如火如荼,记者朋友可能都去看过,现在每个地方都有创业园,一些大学生、很多进城务工返乡人员创业,确实迸发着创新的活力。这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四是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何主任刚才专门讲到钢铁问题,这些 年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确实解决了过去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包括道路问题、交通问题、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但现在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生产能力出现过剩了,比如煤炭、钢铁。在这方面,恐怕也要采取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使存量资源更加优化,提高配置效率。
最后,还要完善包括金融服务、政府服务等在内的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体系,使实体经济发展更加方便、更有效率,也为我们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更好基础。谢谢。
(责任编辑: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