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如何振兴东北经济”,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开出一剂猛药:吉林省在进一步发展原来有优势的产业之外还应该发展轻工业以补短。此方一经发布,立即引致多位经济学家批驳,认为林毅夫教授乱开“药方”。其中谈到最多的就是“林团队不懂国情,不懂吉林”。然而笔者以为,吉林振兴,林毅夫团队的“药方”可行。
长期以来,大家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就是东北适合发展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而不适合发展轻纺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这次的报告,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所以有些人就不以为然。
“吉林报告”认为,解决东北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从“违背比较优势型赶超战略”转轨到“遵循比较优势型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吉林省继续做大重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立五大产业集群等具体措施。
受益于东北平原的自然禀赋,吉林省在耕地和动植物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可以说,大农业和大健康产业是吉林省两个非常重要的,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得益于长期工业化积累,吉林有发达的汽车工业和石化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也在吉林工业中占据主导性地位。从全省禀赋结构特点出发,吉林可以大力发展大农业、大健康、现代轻工、现代装备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型的五大产业集群。
争论中,大家过多地将目光放在是否大力发展轻纺工业上,而忽略了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吉林乃至东北三省应该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和结构特征,发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办公厅赴辽宁回访调研组报告上对东北振兴作出批示指出,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
东北经济困境在经济结构上源于“产业错位”。“产业错位”不仅直接造成东北经济脆弱,而且也是“体制固化”问题形成和挥之不去的根本原因。作为智库报告,“问题,是对策的准星”。我们需要抽丝剥茧,透视产业结构及其对应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关联,细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问题。
经过一年的调研,林毅夫团队明确指出,轻工业缺位是吉林省结构性转型升级致命的“坎”。振兴东北战略提出之后,吉林省轻工业占比提升了近13个百分点,有所好转,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林毅夫团队还指出,对于吉林这样省情的区域而言,符合比较优势的工业化顺序必须是先轻工业充分发酵才可以大力推进重工业。否则,过去这种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根深蒂固的扭曲的产业结构,一方面使得没有自生能力的重工业日趋没落,另一方面也使得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受到抑制。
事实上,在吉林省就有不少地方,一方面通过对失去比较优势产业进行过渡性补贴以维持稳定,一方面因势利导发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新产业取得经济发展,为彻底解决失去比较优势产业的问题创造条件,这种以局部带动整体的发展改革方式更容易实现破茧重生。
曾以“钢铁城”闻名东北的通化市,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通钢为代表的冶金业“一柱擎天”,长期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过度依赖冶金业让通化吃尽苦头,各种矛盾油然而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化瞄准当地盛产人参、天麻、贝母、五味子等中药材的优势,大胆探索“以药补钢”的发展新路。尽管市委书记、市长换了又换,通化市一张蓝图绘到底,瞄准“医药城”的目标一干就是20多年。这20多年,通化医药健康产业年均增速28%,最近5年年均增速也保持在21%以上,涌现出了修正、东宝、万通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医药企业。
关于异议者提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吉林报告”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比如“吉林报告”主张,针对央企“一柱擎天”,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和省外投资;要引导各类资本进入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及其产业链;要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要素供给,破局体制机制上的制约……
显然,符合吉林省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比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更容易落地。与过去扶持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相比,政府只需相对少的资源即可因势利导,使其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即便如此,仍需要吉林省各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积极有为,消除本地企业以及外来投资者进入的壁垒和瓶颈,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金融资本、营商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中国绿发会绿色金融工委副主任,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投融资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创新发展高层论坛秘书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欧阳宸)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相关文章:东北的问题,制度不是根本原因对林毅夫团队的《吉林报告》不应苛责
(责任编辑:吴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