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2月23日讯(记者 王斌)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做了权威判断: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这一判断无疑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保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增添了更强的信心。
2016年是中国经济“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逆风”背景下,中国经济稳增长仍然取得积极成效,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止降回升,民生指标亮点频现,机构普遍预计明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GDP增速达到既定目标明显企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实现6.7%,而据中国社科院、交通银行等多家机构预测,2016年经济增速为6.7%左右,初步实现年初预期的6.5-7.0的增长目标,继续保持在中高速适当的增长区间。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测算,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至少也要达到6.5%。而今年6.7%左右的增速,将为收入翻番目标奠定良好的开局。
而从趋势上看,自一季度以来,GDP季度增速一直维持在6.7%,形成了多年来绝无仅有的季度增速“小平台”,阶段性企稳态势明显。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表示,从小周期看中国经济,从2016年之后的中国经济下行的态势,是正在接近尾声,已经看到了筑底企稳的走向。
主要经济指标止降回升
比GDP逐季企稳更为可喜的是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扭转连续走低态势。
PMI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先行指标,是衡量经济走势的重要晴雨表,和GDP走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全国PMI自今年8月份重回扩张区间以来,连续维持在扩张区间,其中,11月份,制造业PMI为51.7%,升至两年来的高点;非制造业PMI为54.7%,为2014年7月以来的高点。
除了PMI指标以外,PPI指标同样创出近几年高点,今年9月份全国PPI同比上涨了0.1%,结束了自2012年3月以来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由负转正。其中11月份同比上涨3.3%,涨幅创下5年新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PPI和PMI连续回升,对于整个经济体运行是好事,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处于活跃过程中,整个制造业产品需求持续处在上升状态。对于企业增加未来投资积极性,扩大再生产带来比较好的推动。
而在进出口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呈现逐季向好走势。11月进出口增长8.9%,其中,出口增长5.9%,创年内新高,进口增长13%,创3年以来最大单月增幅。
此外,今年前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6%,增速创下2014年8月以来的新高。
主要民生指标稳中有升
和经济大环境回暖相比,更能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是民生指标的稳中有升。今年前三季度居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保障房建设领域等的财政支出增幅均超过14%。
在收入方面,前三季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3%,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跑赢CPI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收入已降为2.82∶1。
在就业方面,今年1至11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9%。大城市和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
在消费方面,今年前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30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网上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26.2%。
明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成共识
随着今年中国经济企稳的信号越来越明确。2017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已经成为各方的普遍共识。
中国社科院19日发布2017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预计2017年全年GDP增长6.5%左右。
而两个月前,世界银行也曾发布报告,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为到6.5%,世行相关人士指出,世行从不认为中国经济会遭遇‘硬着陆’,当前仍秉持这一观点。
此外,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国内消费强劲,工资增长稳定,城市就业机会增加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增加,这些都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底气"。维持中国经济明年增长6.4%的预期不变。
(责任编辑:张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