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专题文章中,我们介绍了FOF基金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提到,只要组合成分中包含主动管理型基金,品种优选都将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本期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定量分析优选基金方法,即单因子收益率优选法和多因子风险及调整后收益优选法,并对比分析两种策略下的模拟组合表现,以期为基金投资者提供更为可靠的基金优选方案建议。
方案一:仅看收益排行选基金往往不及预期。
过往收益率是认知度最高、应用最广的量化筛选指标,普通基民挑选基金时注意力常聚集在历史收益率,现在很多基金销售平台也纷纷提供各类收益排行榜,业绩优胜者往往是阶段性销售的明星产品。然而实际效果如何呢?我们设计了如下单因子收益率优选方案:
将国内市场成立满一年的开放式主动股混基金(含主动股票型和偏股混合性基金,下同)定为样本,以过去一年收益率排名前20的基金作为新一年的投资标的,等权持有并每年更新一次组合。截至2017年5月12日,该方案自2011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26.49%,虽优于沪深300指数的8.22%,但大幅落后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金牛理财网编制指数)30.2个百分点,并且6年中有4个年度的收益都不如同类平均,2014年以来更是连续跑输。
单因子收益率优选方案的模拟结果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也残酷应验了一句老话:“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可见仅根据收益率来甄选基金的实际效果往往不及预期。
方案二:多因子优选法历史模拟战胜市场。
和普通基民一样,未来FOF基金经理们也将面临如何去挑选基金的问题。与普通投资者形成差异,专业的投资经理除了收益率外,更常使用波动率、下行风险、贝塔、阿尔法、夏普比率、信息比率等指标,通过多个维度对基金的历史业绩进行更全面客观的分析,以期提高业绩预测效果。
我们同样设计了包含收益、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三个方面的量化多因子优选方案,并使用净值增长率、业绩标准差与詹森指数作为相应指标。
在方案一的样本范围与调仓频率基础上,除了基金过去一年的收益率外,方案二还将考察样本基金的业绩标准差与詹森指数,并给三个指标分配相等的排名分权重,选取前一年综合排名前20的基金作为新一年的组合成分。模拟结果显示,方案二在2011年年初至2017年5月12日的年度业绩对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的胜率为66.67%,累计收益率79.36%,超越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22.66个百分点,并且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以来连续跑赢指数1.18、5.2、0.47、5.24个百分点。
总结两种策略的业绩表现,方案二在收益率、年度胜率、风险调整后收益上的表现均优于方案一,也超越了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对比风险调整后收益来看,多因子方案二下的年化夏普比率达到了0.54,显著超过了方案一和全市场股混基金的0.32和0.39,体现出更好的风险收益配比。
回顾多因子方案下增加的风险与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标准差越小的基金走势越平滑稳定,风控表现越好,反之标准差越大的波动幅度越剧烈,风险也越大;詹森指数可剔除市场给基金带来的涨跌影响,衡量基金超越沪深300指数的收益水平。方案二增加这两个因子后,入选的成分基金也具有了与方案一“阶段性明星荟集”截然不同的特征:方案二的成分基金也许一时不足够靓丽,但在收益、风险、超额收益多方面的综合长期表现却更为稳定优秀。
通过对比两种量化优选方案的模拟结果,我们发现除了收益,增加风险及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指标的多因子分析法可以有效提升基金优选的效果。
多因子量化优选法虽然有效,但对专业度、数据系统成本等要求较高,对于普通的基金投资者而言,实际可行度较低。而且,即使经过历史数据检验,任何模拟策略仍无法保证在未来市场绝对适用,因此量化优选策略往往需要专业团队通过持续的跟踪研究来提升可靠度。事实上,美国401K等个人组合均更多投资于FOF产品,借助专业的FOF投资经理实现个人基金组合优化。我们期待蓄势待发的国内FOF基金也一样能够成为个人投资者优选基金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