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财经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字号:  

基金业迎清盘“拷问” 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

  • 发布时间:2015-09-11 13:58:48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明江

  清盘,对于已经熟悉基金投资的广大投资者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经过6月以来一波急速跳水的下跌式行情,这一现象正在基金行业内不断涌现。去年9月,汇添富宣布主动将旗下28天短期理财基金进行清盘,这只规模仅为1.34亿元的迷你基金,成为中国公募基金16年发展历程中的首例清盘基金。

  而就在近日,各类基金拟清盘的消息频繁曝光,基金业清盘潮的大幕正在拉开。基金在哪些情况下会面临清盘,清盘是否就会成为基金公司的“黑历史”,投资者基本权益应如何保护等等,随着基金清盘扎堆出现,这些问题也浮出水面。

  清盘潮蔓延基金业

  A股持续巨震,私募清盘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而公募基金清盘也是暗流涌动。主动清盘的基金从货币基金已扩大到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等权益类产品。9月1日,中原英石基金发布公告称,拟对旗下货币基金进行清盘。据了解,这也是本轮下跌以来拟清盘的第8只公募基金。

  与公募相比,私募显然“惨烈”许多。据中投在线数据统计,截至9月初,今年以来清盘的私募基金产品达1292只,约占纳入统计的产品总数的5%。其中,7月和8月是清盘的高峰期,共有389只产品清盘,占今年以来清盘产品的三成,还有200多只产品接近止损线。

  基金清盘,就是停止交易,将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将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终止基金合同。基金清盘的现象有其法律源头可追溯。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管理人经批准可终止该基金。

  今年8月8日起施行的重新制订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五章提到: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应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此外,跌穿清盘线也是基金清盘的原因之一。据悉,私募基金产品的清盘线通常设置在0.6元—0.8元之间。

  记者了解到,虽然规定如此,但自1998年国内第一只基金诞生起,发展到2014年已经超过1700只公募基金产品,期间尚无一例公募基金清盘事件发生。

  这一纪录终于在去年汇添富理财28天产品宣布清盘之后被打破。根据公开信息统计,自汇添富理财28天短期理财基金于去年9月率先清盘以来,累计有18只公募基金选择清盘。在本轮股市大调整之前,清盘的基金以货币型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为主,鲜有偏股基金。但随着6月15日以来股市暴跌,偏股型基金也加入到清盘队伍当中,国泰中小板300成长ETF联接基金成为首只清盘的偏股基金,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华宝兴业成熟市场动量优选则成为首批拟清盘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

  基金清盘中不乏行业大佬的身影,被誉为“基金一姐”的王茹远,在市场的暴跌中也未能幸免。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王茹远所管理的“大浪潮系列”多只基金净值或已跌破0.75元的预警线,濒临0.7元的清盘线,王茹远团队在竭力想办法保住0.7元净值,以避免清盘。

  9月伊始,私募大佬葛卫东旗下的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封《致投资者书》,就近期产品净值大幅回撤向投资者致歉。

  据混沌投资官网数据,混沌价值一号产品净值由8月14日的2.4439元骤降至8月28日的1.5295,降幅达到37%。混沌价值二号A/B基金净值从8月14日的0.8220跌至8月28日的0.6650,跌幅接近20%。其中,混沌价值二号今年6月8日才成立,可谓生不逢时高位建仓,成立不到三个月净值已经跌去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此前成立3年多、收益率超10倍的知名私募清水源(300437,股吧),如今却曝出多只签订止损条款的产品达到爆仓线或穿仓。对于清盘,清水源给出的原因是:政府利好政策频出,不敢减仓而高仓运行。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股市大幅下跌,再加上部分基金如打新基金、个别主动偏股基金出现较大规模赎回,使得本来规模就不大的迷你基金雪上加霜,如果股市短期持续震荡,这些迷你基金清盘的压力会很大;那些规模较小而7月以来亏损幅度较大的基金将成为清盘的高危群体,这一情况已经在两只QDII基金清盘案例中率先凸现。

  基金要面子还是里子?

  一旦提及“清盘”二字,投资者就会自然地与投资管理不善、亏损严重、大量赎回、濒临危机等等联想在一起。基金从业人员对于基金清盘一事也往往讳莫如深,对这一话题颇为敏感。之前基金公司往往考虑到公司形象做面子工程,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旦出现清盘危险,基金公司一般会采取注入资金等措施来挽救产品。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清盘是一项关于面子和里子的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A股剧烈震荡虽然是导致私募基金清盘的重要原因,但并非所有产品都是因为触及止损线而被动清盘。事实上,私募遭遇清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基金经理看淡后市、产品存续期满、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净值下滑触及清盘线、业绩不佳等。在今年清盘的产品中,部分产品是由于基金经理看淡后市而提前清算,可谓“急流勇退”。在这些主动清盘的产品中,一些产品的收益率颇为可观。

  如方正富邦创新动力和西部利得新动向,这两只都是2011年成立的老基金,被海通评级为五星,但在二季度内都遭遇了较大规模的赎回,尤其是西部利得新动向,赎回份额为4.56亿份,赎回比例占到总份额变动的91%。两只基金6月30日以来的净值跌幅分别为29.23%和19.39%,相比许多净值被腰斩的基金,已经算是很抗跌了。

  不过,也有些基金清盘的确是“无奈之举”。8月20日,泰达宏利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提议终止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QDII)基金合同,拟于9月7日起以通讯方式召开持有人大会,对终止该基金有关事项进行表决。会议投票表决起止时间为自2015年9月7日起,至2015年9月20日17∶00止。据了解,如该基金清盘,将不仅仅是第一只拟清算的QDII,也是第一只拟清算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更是首只处于亏损状态而面临清盘的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基金成立于2011年7月20日,是泰达宏利旗下唯一一只QDII基金。查阅基金季报发现,该基金成立以来规模不断缩水,投资业绩和盈利均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从第一份季报开始,该基金资产净值就长期在1亿元以下。之后,在其连续披露的15份季报中,有11份季报里的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根据持续低于相关法规中设定的5000万元的“红线”来看,该基金长期挣扎在生死线之下。由此可见,此时选择“清盘”实属被迫。

  泰达宏利相关人士表示,规模较小基金的固定费用对持有人利益有较明显的侵蚀。某基金从业人士称,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迷你基金由于本身规模较小,且占用大量的人才、渠道、市场等资源,导致利润率低下,成为难以卸下的“包袱”,对其进行清盘则成为理性的选择;但对于一只业绩亏损的基金想要清盘,如何做好投资者利益保护,对投资者给予赔偿,就成为其不得不直面的难题。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对公募基金来说,因亏损清盘意味着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公募基金是不会轻言“清盘”的。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表示,在本轮股市大调整之前,清盘基金以货币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为主,少有股混基金;之所以公募基金可以多次逃避清盘,还得多谢相关规定中关键的“连续”二字,公募基金只要在每个20日之间找到机构愿意“帮帮忙”就能缓口气,但其实这样做的原因多半是面子问题,机构不是“活雷锋”,每每要帮忙的时候自然会谈到成本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救,为了维持一只迷你基金不必清盘的成本并不低。

  对于要面子不要里子“硬挺”着的基金而言,的确要好好算一笔账。某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其实基金清盘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好事,基金规模过小,基金公司对其维护的成本很高,有些甚至是赔钱赚吆喝。“一只基金每年能收的管理费大概是1.5%,比如说基金的规模是2个亿,那么当年基金公司可以收到的管理费是300万元,如果扣去基金经理、研究员开支和银行托管费等,基本上所剩无几。而像上述提到的基金,规模只有2000万元,那么每年能够收到的管理费仅有30万元,可以说是入不敷出。”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鸡肋”产品退出基金队伍并非坏事,可以看到,在资本市场,银行QDII、私募基金产品,均早已有清盘先例;股票市场也有些许股票退市,且证监会也在推动完善退市机制,相形之下,市场化运作的公募基金行业,清盘这一退出行为,甚至可以说来得有些迟;公募基金“散伙”其实并不可怕,基金清盘,将开启公募基金行业退出机制,无论是基金行业,还是基金投资者,都应该客观看待。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