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钱CEO王炜对话浦发、平安银行高管
- 发布时间:2015-05-21 11:45:16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田燕
由The Asian Banker(《亚洲银行家》)主办的“2015年中国国际银行会议”于5月14日在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乐钱创始人兼CEO王炜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在谈到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时,王炜表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是基于“利率市场化”与“信息化”同步发生、发展,并基于这两者的叠加效应应运而生的;而在美国等其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金融业日趋开放的大趋势下,中国互联网金融不断出现新的发展方向,“从乐钱成立至今,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想法,更新了70多个PPT的版本,大概是一周多,或者不到一周我们就更新一次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在与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麟就当下火热的“O2O”及“互联网+”的理念进行交流时,王炜表示,“‘互联网金融’也需要+,也需要plus,而我们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坦白来讲,大部分互联网金融的产品没有提供太多的创新,没有太多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传统的银行、传统的证券服务不到位的地方,做些局部的改良和改善。”
“未来互联网金融真正的核心,是从产品形态、用户关系的方向,去做彻底的改进,必须与过去的金融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我们所有的互联网金融都需要升级、需要plus,而动力一定来自C(用户)端。”
在与平安银行零售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鲍海洁就“发现用户需求”及“优化用户体验”进行交流时,王炜表示,“用户的需求会迫使我们这些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做互联网策略的时候,去认真的想,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如果你想不清楚,也有很简单的解决方案,去看看市场上哪些新形态的产品受到了用户的欢迎——那些新产品,一定是解决了过去我们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在谈到与P2B行业密切相关的企业信贷时,王炜表示,做企业级的P2B信贷需要高度垂直、专业化的平台,即使从传统金融业来看,未来做企业级的信贷也会出现"专业纯做贷款、不做零售业务的信贷银行",甚至是只做某个领域信贷的专业信贷银行将会出现。"比如说专门给钢铁行业提供贷款,给零售行业提供贷款,甚至零售行业只是提供牛奶企业贷款这样的高度垂直、高度专业化的银行。”
以下为王炜现场发言及嘉宾互动实录
李麟(论坛主持人,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提问:我们都知道,未来的银行是O2O的模式。这种O2O现在已经演化到O立方了。我们从线下来看,O立方非常悬乎,但是从线上来看,O立方只是比特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请线上企业的代表王总给我们阐释。
王炜:最近我在整理乐钱公司的PPT的时候,发现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关于公司对互联网的想法,已经更新了70多个版本,大概是一周多,或者不到一周我们就更新一次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对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这些热词,我认为最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就是说,在发展到当下这个阶段,互联网金融也需要升级、也需要plus。
从乐钱的从业经验来看,互联网金融时至今日在中国的格局已经相对比较明晰,无非就是那么几个部分:以P2P为代表的贷款,实际上改变的是传统银行的存贷业务;以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实际上试图改变的是传统银行汇兑这方面业务;以股权众筹为代表的,试图改变的是我们的证券市场;当然此外还有保险的新形态出现。
今天这个会议是《亚洲银行家》杂志主办的,但我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基本事实,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有互联网金融概念,顺便感谢谢平教授创造了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让我们从业者今天站在这里可以说我们是从事互联网金融的。
为什么只有中国才有如此火爆的互联网金融呢?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在中国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同时发生利率市场化和信息化,在中国同步发生了这两件事情。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早就走完了,我们到现在刚刚开始利率市场化的努力。同时我们也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因为利率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叠加,最后催生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
但是我们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坦白来讲,大部分互联网金融的产品没有提供太多的创新,没有太多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传统的银行、传统的证券服务不到位的地方,做些局部的改良和改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20年前在中国工商银行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工商银行其实已经可以叫互联网金融了,当然那个时代是用X.25,通过X.25传输数据。
我认为互联网金融真正的核心,不是说单纯的通过互联网去完成你的业务的流程就叫互联网金融了。未来互联网金融真正的核心,是从产品形态、用户关系的方向,去做彻底的改进,必须与过去的金融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我们所有的互联网金融都需要升级、需要plus,而动力一定来自C(用户)端。
用户的需求会迫使我们这些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做互联网策略的时候,去认真的想,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如果你想不清楚,也有很简单的解决方案,去看看市场上哪些新形态的产品受到了用户的欢迎——那些新产品,一定是解决了过去我们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最近我跟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谈到传统银行业务最核心的功能是什么?我认为在“存贷汇”三大基本业务中,一定是“汇”。从最原始的货币出现来看,货币出现不是因为存款、贷款,而是因为流通的需求而出现的。但在中国很奇怪,我们的金融系统把这个最基本的金融领域放的很开,第三方支付牌照发了250多张,相当于我们了开了250多家新的以互联网为介质的银行。
相对而言,中国对“贷”的监管是异常严厉的,比如说最近看到P2P领域出了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监管草案这样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个领域,作为从业者,我们也确实看到乱象从生。为什么会乱?按照过去的逻辑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好像互联网金融也是这样的。
但我个人认为,监管部门把它当成非核心功能去看待,让市场的归市场,恺撒的归恺撒,通过市场的形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严加管制限制新的业态出现可能更合理。
虽然我总是说P2P,但其实乐钱不是做P2P个人贷款的,我们是面向中小微企业,做P2B的贷款。而目前对P2P和P2B,是做统一监管和划分的,P2P和P2B都在银监会管理。
坦白的讲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呢?乐钱P2B业务本质上是做的企业次级债的发行。如果是P2P个人借款、个人次级债,你把它放到银监会管理,这说得过去。但P2B、中小微企业的次级债,按照逻辑来讲,企业债应该归证监会管理,为什么会划到银监会管理呢?究其原因,从监管的角度出发,监管层依然认为这是贷款业务,而不是企业债业务,所以要归银监会管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到今天互联网金融升级不仅仅是对C端服务、体验的升级,同时也要求我们的监管层重新的思考、重新定义,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进行产品、用户的监管。
第二个话题,为什么在中国出现和国外不一样的互联网金融的打法,还有一个很深刻的原因,我们的征信系统不完善,导致了次级债市场的蓬勃发展。这一方面有过去政策压制的原因,另一方面,确实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各样的P2P平台,发行的个人或企业的次级债,如果去和我们传统的金融产品对比,它就是垃圾债。
垃圾债这样的产品,原则上应该是高利率、高风险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垃圾债市场,是因为银行信贷总量供给不足,有规模控制,还有各种各样银行默许的行规——当然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的——比如说银行不愿意跟穷人打交道,更愿意和富人打交道。
中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信用破产,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衍生的次级市场出现?因为我们银行的征信体系不完善,中国的银行征信体系能提供的就是这个人、这个企业过去是不是违约,信用卡的账单是不是发生过逾期,放贷是不是逾期,而没有一个整体的评分体系,比如说美国的FICO评分。
即使中国有了FICO这样的大数据体系,也只能解决对个人的信用问题,而不能解决企业端的问题。就我们自己的经验而言,我们接触到的中小企业客户,90%以上的企业,交给我们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默认这个报表是假的,有可能是有意造假的,也有可能是无意的——财务水平不够等。甚至我们还收到过实收资本为零、每年零售几千万的企业报表,这就是我们中小企业的现实。
你靠大数据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我认为显然是有问题的,可能需要我们在未来,通过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数据的结合,以及大量的现场的比对,去解决企业的信用问题,而不是单纯靠我们拿一个芝麻信用或者淘宝的交易数据或者京东的交易数据就能解决问题。
最近我们了解到一些情况,比如说芝麻信用推出了信用评级,评级的来源是淘宝上的交易行为,但芝麻信用的这个评级却引发了一些衍生的欺诈行为。比如说拿芝麻信用的评级去买车,可以免刷预付金,但最后却连人带车都没了。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交易那么多笔,买了那么多东西,信用应该很好啊,但是我们做这些评级的时候往往忘了,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会有神奇的职业出现。比如说淘宝有专门的刷钻、刷皇冠的群体,花5000块钱,一年帮你做一万笔好评的交易。最后我通过刷钻,刷出高评分,免预付开走20万的车,最后消失了。
所以在这种信用状况的现实条件下,单纯用大数据是短期无解的,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债而言。所以我们要升级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跟互联网金融企业一起努力,把信用市场重建。这可能才是未来的方向。
鲍海洁(平安银行零售网络金融部总经理)提问:我知道王总之前做过和讯网的总编辑,我想了解,在客户体验上有没有一个数据或者是一些经验能够证明,在不同的客群,比如说我们网站也好,App也好,往往它的设计有一些一致性,但是不同客群有不同的需求,怎么样通过比较有效的手段在一个App里面,能满足不同客群的个性化的需求。
王炜:这是互联网世界的终极问题。最后大家发现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没有的,全世界解决比较好的是谷歌,我给你一个输入框,自己去设。背后有精细复杂的技术和生态系统。坦白来讲,你需要客户体验好,那就是产品异常复杂,界面又要异常简单。
就我们现在在移动互联网的这些产品而言的话,我觉得要做到产品极其复杂是很困难的,要做到界面极其简单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个不仅仅是说互联网金融这样的App。实际上我们去看游戏等等领域,你要做到简洁的界面是非常困难的。
我觉得这个中间想用一个App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你这个App得多大。谷歌为了响应我们的搜索,后面是多少台服务器,甚至谷歌为了自己要建核电站。资源的消耗实际上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坦白来讲,今天我们用一个App解决所有的金融问题,我认为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这点平安确实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平安的一账通,一个账号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银行用户,在过去,我们一提银行的账户体系,就是我银行端要控制账户体系我要保证安全,而不去考虑用户体验。我觉得这个东西换一个维度,要是账户体系以客户为中心去思考的,那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角。
刚才大家都在提,C(用户)的需求是多方多面的,从衣食住行到文教科卫什么都有,你单独靠客户端去解决是不现实的,可能我们要逐步分流,比如平安今天跟医疗机构做一个专门的医疗服务App,明天再跟其它商家做一个吃饭打折的APP。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众多垂直化的平台的天下,银行业也不再是过去的无所不能包罗万象,你什么都能做。
不管是存、贷,还是汇,在这个世界我们已经看到了各种巨变,比如微信面对面的转账等。又比如说信贷,过去我们的信贷员是无所不能的,早上看钢铁,下午看零售,晚上看服务业,但其实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对每个企业都了解。最后我肯定只算ROI。我就看你的资产在哪儿,抵押给我,这是非常传统的风控手段。
而未来做信贷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性的,纯做贷款、不做零售业务的信贷银行,甚至是只做某个领域信贷的专业信贷银行将会出现。比如说就是专门给钢铁行业提供贷款,给零售行业提供贷款,甚至零售行业只是提供牛奶企业贷款这样的高度垂直、高度专业化的银行,我觉得这可能是现实的。不知道有没有回答到鲍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