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涉及到财产处分,合同双方都有权得到协议,这是法定义务,对于全部用户,如果企业一概不给合同,并且工作人员故意模糊介绍业务内容,可能会涉嫌欺诈
“要是知道利息这么高,谁还在佰仟金融上贷款啊?”
近日,许多用户在微博、贴吧等渠道投诉佰仟金融,声称在佰仟金融借款后,还款期限无故被增加,而每月还款金额并未减少,以致于要承担高额的还款利息。
面对用户的诸多投诉,佰仟金融回应称,是由于一些用户在借款时并不关注还款的具体期数、费用等内容,而一旦出现问题,便将矛头指向了公司的工作人员。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
还款期数莫名增加
佰仟金融全称为深圳市佰仟金融服务有限公司,2013年12月注册成立。佰仟金融官网介绍,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金融及汽车金融,截至2016年8月,有近1000万消费分期客户。佰仟金融的分期产品主要为手机、平板电脑、摩托车等。
4月16日,佰仟金融用户曹莹(化名)向记者反映,在佰仟金融办理现金贷时,同样遇到还款期“自动”增加的情况。
曹莹回忆,2015年12月19日,她在佰仟金融申请了10000元的现金贷,当时明确表示要办理24期还清,客服告诉她每个月需还551元,也就是说,一共需还款13224元。
2017年1月,偶然间打开微信公众号上的账目明细时,曹莹才发现还款期数变成了36期,莫名“增加”了12个月还款数额,而除了第一个月需要还551.58元、第36期还款509.26元外,其余34期每月还款510.75元,共还18426.34元,相当于年化利率28.1%,这让她无法接受。
当曹莹询问客服时,得到了这样的回应:“五百元左右就是36期的还款金额,要是办理24期还款,每个月就得还800余元。”
曹莹说:“从2016年12月,即第14期开始,我就没再还款了,因此也产生了一定的逾期费用,截至4月18日,‘佰仟分期购’上显示我需要还款14538.9元,早知道这么高利息,我就不贷了。”
实际还款数额变多
2016年9月,北京用户杨贵(化名)准备购买一部价值2700多元的OPPO R9手机,在西单大悦城附近的一个手机门店里,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佰仟金融的消费分期产品购买手机,并不需要承担很高的利息,因此,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杨贵签订了合同。
“在签订合同时,工作人员让我在指定位置签字,都没让我查看还款方式、每月还款金额等信息就把合同全部拿走了,当时工作人员只是告诉我需要支付300元首付,然后24期每期还款129元。”杨贵回忆,他据此计算了一下,两年下来一共需要还款3396元,尚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
4月14日,杨贵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还了几个月的款之后发现,自己绑定的还款银行卡第一个月被扣了首付226.88元,此后每个月还款222.5元,如果还款24个月的话,实际需要还款5344.38元,“这明显与业务员介绍的情况并不相符,我随即停止了还款。最近,每天有人打电话骚扰我让我还款,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在受访用户的建议下,法治周末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佰仟套路反杀群”,截至4月17日,已有555人加入该群,记者发现部分用户的遭遇与曹莹、杨贵类似。他们认为自己上当受骗,并表示不准备按照佰仟金融规定的利息还款。
不过,有用户对记者反映,自从不按时还款之后,就经常收到催收短信,“而且催收人员还打电话恐吓我,说再不还款就打断我的腿”。
维权群所有用户都没有合同在手
按照常理,用户在借款时,涉及到还款期限、还款方式时,应当仔细查看当时签订的借款合同,不过让记者意外的是,无论是在“佰仟套路反杀群”,还是曹莹所在的900多人的维权QQ群以及100多人的维权微信群中,群里用户都无法提供当初签订的合同。
4月17日,佰仟金融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客户数量大,并且合同需要多方盖章才能生效,因此所有合同全部在公司统一保管,一旦用户有任何异议,公司会第一时间调取合同。
不过,曹莹表示,自己从来没拿到过合同,手上只有一张“还款小贴士”,“之前询问佰仟金融客服是否能提供合同时,对方表示虽然有电子合同,但是由于系统故障,短时间内不能发送,而纸质合同需要用户先付三四十元钱的邮费,再等一个多月后才能发出”。
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丛立先认为,用户在佰仟金融借款签订合同时,客服的说法并不合理,当用户索要合同时,企业应当第一时间寄送合同,不得以其他理由拖延,并给用户施加额外的义务。
“涉及到财产处分,双方起码都应当各留一份协议。”丛立先说,合同双方都有权得到协议,这是法定义务,一般协议的最后,都有类似“本合同一式两份,各执一份为凭”的规定,对于全部用户,如果企业一概不给合同,并且工作人员故意模糊介绍业务内容,可能会涉嫌欺诈。
对于用户提出还款期自动增加的现象,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玲认为,用户如果有确切证据的话,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用户无法提供证据并且没有相关合同,则很难证明当初申请的还款期到底是多少。
张玲表示,交易的一切细节都应当以合同为准,涉及到资金的交易,用户不能仅听工作人员的介绍,而应当明确所签合同的内容,核实企业是否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并要求对方加盖公章。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孙硕认为,用户很难证明曾与工作人员约定过另外的还款标准,在签订合同时,用户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义务查看合同的详细内容,不能以工作人员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相符推卸全部责任,在没有证据证明工作人员欺诈的情况下,用户仍需承担部分责任。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兆全表示,依据上述规定,一般情况下,借贷利率高于24%就属于高利贷的范畴,例如,用户贷款10000元,3年还清,最终还款18426.34元,通过年利率公式(即年利息÷本金×100%)计算,得出年利率大约为28.1%,这种情况可以认定构成高利贷。
是否销售误导双方各执一词
维权群中的一些用户向法治周末记者反映,在签订合同时,用户并不清楚还款费用的构成包含哪些,而其中一些用户询问“除了利息是否还有其他费用”时,得到了“只有利息,没有其他费用”的回答,但是,这些用户后来却发现,除了利息之外,还款费用里还包含着客户服务费、财务管理费等。
此前,在野马财经报道中,一位佰仟金融的哈尔滨销售代表张卫(化名)曾透露,无论借款人是否真的有需求,业务员都会“引导”用户办理分期;区域负责人在给销售经理培训时,强调结果导向,会要求销售经理将平台费用和分期数模糊化处理。
张卫表示,当客户通过佰仟金融办理分期时,销售人员会和他们说“分期只需要缴纳1.75%/月的利息”,对于其他的费用都是不予告知的,借款人借款之后,如果不是主动索要,连合同都不会给借款人。
前述佰仟金融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佰仟金融有1100万用户量,面临的客群主要是蓝领用户以及相对底层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金融服务需求,但在央行没有征信记录,部分用户在办理分期购业务时,自身并不关注还款的具体期数、费用等因素,而一旦出现问题,便会指责工作人员当初未作详细提示。
该负责人表示,用户在办理贷款、分期购业务时,公司要求销售人员清晰、透明地讲解费用的构成,明确告知用户每个月的还款数额以及还款期数,并不存在故意隐瞒的情况。
该负责人提出,如果用户认为销售人员介绍的情况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可以通过客服联系公司,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公司审查核实后,如果确定是销售人员没有详细介绍费用、还款期限,会严肃处理。
丛立先表示,按照佰仟金融的说法,工作人员已经详细介绍了业务情况,而用户对自身权利疏于管理,并未了解情况就签订了合同,由于没有实质证据,使得用户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不过,若大面积出现类似事件,用户可以集体向消费者协会、行政机关投诉。
此外,对于用户提出的暴力催收的问题,佰仟金融负责人解释道:“公司杜绝暴力催收,不会采取任何威胁等手段,只会多打电话进行提醒,超过三个月还未还款的,公司会委托专业的催收公司,但也会提出不能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催收。”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