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支付宝客户端昨天(1月5日)发布2016年个人账单,用户能查到自己这一年的消费总额,以及最大一笔网购消费、最大一笔餐饮消费等单项信息。1月4日支付宝发布2016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为71%,2015年该数据为65%。
分析认为移动支付渗透率攀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线下手机支付的习惯养成,其中千禧一代表现突出。2016年全国80后人均网上支付金额超过12万元,90后移动支付占比近92%。
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有怎样的支付习惯?便捷的移动支付是不是他们的支付首选?先看澳大利亚,《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指出由于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因此移动支付方式的步伐一直走得较快,早已成为消费新宠。根据2016年一项统计,超过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亚人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35岁以下有接近50%的澳大利亚人每周都在使用这种功能。目前澳大利亚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消费平均每人每个月已经达到330澳币,而且数字还在迅速上升,通常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在网购交纳各种日常账单时首选已经是移动支付,甚至包括一些特别的款项,例如行车罚单、学校的学费、慈善捐助、移动支付也是不错选择。
澳大利亚的移动支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大家可以选择的移动支付方式非常多,并没有形成单一或者较少的几种方式,而是属于遍地开花的类型。在境内的交易当中,人们都有各自的支付偏好。胡方介绍,几乎每一个澳大利亚的大型银行都在致力于开发自己的移动支付整合方案,另一方面一些国际通行的移动支付方式也在抢滩澳大利亚,例如Apple Pay、Android Pay、Samsung Pay等,甚至在去年的11月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刚刚作出初步裁决,不允许澳大利亚的四大银行集体抵制Apple Pay澳大利亚之路,一时间澳大利亚各种移动支付方式满天飞,一场移动支付的大战在澳大利亚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再来看英国,作为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英国实现移动信号的全覆盖比较容易,因此英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强势不足为奇。超高的移动支付比率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包括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持,以及高度畅通的移动连通率等。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的介绍,根据visa公司2016年数字支付报道,74%的英国人都会通过移动设备来管理资金进行支付,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调查结果的18%翻了三倍。报告还显示,有59%的英国人会用手机向朋友和家人转账,45%的人会在一些餐厅中使用手机支付外卖产品,而43%的人会通过移动设备购买高额消费品,比如预定度假酒店和购买电子产品,42%的人会使用手机缴纳房贷按揭,41%的人会使用手机购买火车票等。58%的英国受访者表示,2016年已经使用过无线接触支付,这比去年增长了20%。visa的英国和爱尔兰地区管理总监表示,由于苹果、三星支付的打入,以及无线银行卡发行量的增加,英国市场对于无线支付的接受度也在迅速上升。
日本也是移动支付发展较早国家,从2004年开始推广移动支付。其中使用最普及的是被称为西瓜卡的交通卡,使用最多的手机聊天软件“连我”也有面向全球的支付工具,除此之外,很多店铺注册之后,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捷支付。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连我”全球用户过亿,支付工具捆绑信用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付款、收款、均摊费用等。正是因为需要绑定,或者申请一张信用卡,不少人感到麻烦不去使用。日本有不少可以二维码支付的店铺,一般要先注册该店,登记信用卡信息,购物时扫要购买商品的二维码,放到电子购物车中结算,虽然这样可以只带手机出门,不用携带信用卡,但是不少人会觉得申请或登记很麻烦,不如直接使用信用卡。日本的手机本身有支付功能,交通卡以及一些充值卡是人们已经习惯了多年的便利的支付方式,年纪大的人更是一贯的使用现金和信用卡,日本三大手机运营商在功能机时代,对手机的掌控能力很强,比如NTT DoCoMo从2004年就推出了手机钱包,整合了包括西瓜卡在内的多家IC支付卡,移动运营商主要是通过这种手机钱包,以及入股银行的方式主导了移动支付产业链。
美国的情况与上面说到的几个国家有所不同。2015年美国手机支付的交易额在传统零售消费的占比仅为0.2%。在美国的各大连锁超市,基本上看不到消费者用手机进行支付,吃饭、看电影,消费者都是习惯刷卡,甚至在手机打车的新兴移动互联网领域,用户的手机直接和信用卡绑定,没有借助任何第三方支付工具,只有少量用户会通过Paypal支付。
为什么很多美国消费者坚持用信用卡刷卡消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卡提供的可靠和“诱人”的服务。美国信用卡的发行和补办都免费,发行初始期一般都有现金奖励政策。只要信用卡用户在30天内举报异常消费并提供相关证据,消费者对信用卡被盗刷是免责的,这种免责措施几乎完全消除了消费者对信用卡被盗所带来的损失的焦虑,让他们觉得无后顾之忧。所以,刷卡消费依然是美国人的消费首选。
(责任编辑:毕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