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大银行利润增速跌落 城商行业绩抢眼

  • 发布时间:2015-11-04 07:50:00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姜樊  责任编辑:刘波

  银行,曾经被称为“最容易赚钱”的行业,如今的发展却面临诸多挑战。在刚刚披露完毕的16家上市银行三季报中,利润增速下滑甚至单季出现负增长、高企的不良率、行业转型的阵痛,无一不让最老牌的银行家蹙眉。不过,三季报中仍有曙光闪现:不少银行已经对业务重点进行了调整。

  城商行业绩抢眼

  保持两位数增长

  16家上市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共1.03万亿元,按照前三季度共273天计算,16家银行每天平均共赚37.6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仍是上市银行中赚钱最多的银行,前三季度共赚6980.73亿元,平均日赚25.57亿元,占16家上市银行总利润的67.88%。

  银行仍然是赚钱最多的行业,不过,利润增速却出现了集体大幅下滑。在已披露的三季报中,各家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速十分抢眼,三家上市的城商行利润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据北京晨报记者统计,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中,仅有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以及平安银行四家利润增速仍保持在两位数,其中南京银行最高为24.48%。

  而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的利润增速均跌落至1%以下,其中,中行、交行利润增速为0.79%,为五大行中的最高,农行利润增速仅为0.51%。而其他银行中,利润增速超过5%的仅有4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银行还出现了单季利润增速为负的情况。

  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在今年年中业绩发布会上坦言,利润增幅出现大幅度下降,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央行今年以来多次降息对银行业的盈利损失较大;二是今年以来不良贷款增多,银行纷纷使用盈利来冲抵不良或计提拨备,也影响到了银行业净利润增速。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认为,银行利润增速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情。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措施,都对银行盈利造成了影响。“但银行净利润下降,并不代表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下降。”

  不良贷款压力仍存

  15家银行不良率持续上升

  在银行家看来,净利润增速下滑,不断增长的不良贷款压力是罪魁祸首。而银行的不良资产压力仍然在进一步发酵。

  各家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在16家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前三季度不良率持续上升。仅宁波银行不良率较年初有小幅下降。农业银行不良率在16家银行中最高,并成为第一个不良率超过2%的上市银行。而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普遍徘徊在1.4%到1.6%。平安银行虽然不良率较低仅有1.34%,但上升幅度最多,较年初上升0.89个百分点。

  对于不良率的增长,兴业银行表示,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民间借贷、担保链等因素影响,个别地区个别行业信用风险有所加大,出现偿债能力下降、资金紧张、资金链断裂等情况的企业有所增加;同时,风险的化解、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尚需时日。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许多行业供应过量,可能都会拖累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率和资产质量。”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廖强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预计,未来两年内,中国银行业可能展现出不同水平的信用弹性,这取决于各银行对高风险行业的风险敞口,以及在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下各银行在业务和财务上的准备状况。

  而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容显文则表示,尽管中国银行业正面临拐点,但总体上资本充足率不断增强,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良好。同时,上市银行的盈利增长虽然放缓,但信贷投放增长的步伐没有停滞,企业的融资需求依然旺盛,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改革红利从长远看有利于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总体上,我们对银行业的长远前景仍具信心。”

  银行积极转型

  服务实体经济成热点

  不过,银行业的发展也并非毫无生机。正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所言,当下银行业已经逐渐从只做大公司的大生意,转向“啃骨头”的实体经济以及服务民生中来。

  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17.16亿元,同比增长48.27%,其中,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99.65%。而在贷款中,企业贷款和零售贷款的占比较大。

  光大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同比增加50.72%,在盈利结构中占比28.92%。浦发银行则积极为实体经济发展输送金融资源,首批启动了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设立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中心等,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国有银行同样毫不逊色。三季报显示,五大行贷款余额438767.64亿元,同比增长9.35%。建行和农行今年前三季度的贷款余额更是同比增长超过10%。而“一带一路”战略则成为国有大行的着眼点。

  以工行为例,其已在18个国家拥有120家分支机构,通过充分发挥资金、网络和技术等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优质金融服务,为115个“一带一路”境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总金额达199亿美元。

  此外,“互联网+”也成了当下银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银行纷纷提出金融互联网概念及产品,如平安银行构建了“橙e网”、“口袋银行”、“橙子银行”等多个互联网金融工具;工商银行则推出金融互联网战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概念已经成为各家银行布局的着眼点,未来还将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链接

  银行拨备压力增大

  专家呼吁降低拨备红线

  刚刚出炉的银行三季报中显示,目前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压力增大,不少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逼近监管红线。不少专家呼吁,在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可以适当下调拨备覆盖率红线的指标。

  拨备覆盖率实际上是银行打款可能发生的呆账、坏账的准备金使用比率,也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银监会规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不得低于150%。

  从数据上显示,工行、中行等多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7.63%、153.72%,已经十分接近监管红线。而农行的拨备覆盖率虽然高达218.3%,为五大行中最高,但比去年年底下降68.23个百分点。此外,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78.99%和165.33%。

  “其实今年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较大,也与拨备覆盖率有很大关系,不少银行将利润更多地计提到了拨备上,以达到监管要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向北京晨报记者坦言,当下银行拨备覆盖率的确较高,境外不少地区或国家这项指标仅为80%到90%。

  而标普信用分析师廖强也认为,当前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应该适当降低或放开。“在经济旺盛时期,较高的拨备覆盖率对于银行业是好事,但当下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较高的拨备覆盖率可能会扭曲银行业未来的发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