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昨日深夜回应,要求相关部门认真调查核实
昨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刷屏,吃瓜群众被“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疾病预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所震撼,但是医学界的专家却对该项研究颇为质疑,逾百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对其进行“炮轰”。
基源基因副总经理肖辛野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在没有解决技术问题和伦理问题的情况下就开展,非常不负责任。
昨日,贺建奎的优酷视频账号“贺建奎实验室”更新了5个视频。在《“设计婴儿”是一种误解》的视频中,贺建奎称,历史将会证明伦理站在我们这一边。
据悉,接受该项研究医学伦理审查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在昨日受到了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调查。
昨日深夜,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回应称,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技术和伦理尚存问题被“炮轰”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份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消息一经传出,就立刻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早上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感觉不太可能,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另外,伦理问题也无法解决。”肖辛野博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特别小的细胞核里有30亿对碱基,每个碱基代表一个遗传密码,要找到特定的片段去精准编辑,是十分困难的。国内外有团队一直在做此项研究,因为有‘脱靶风险’,该技术发明团队多次呼吁暂停此项研究。”
他表示,简单来说,脱靶就是错误地定位了目标基因,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地方。如果发生脱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我们无法预估的。
“人类对基因技术的利用有五个层次,分别是存、读、懂、用、写。在‘懂’的层次,就存在伦理问题,例如,我们是否要提前告诉未满18岁的孩子,以后他大概率可能得某种癌症等;而在最后‘写’的层次,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对伦理的探讨也还很初级。这项研究跨过了伦理的探讨和技术的限制,直接开展,显然非常不合理。”肖辛野如是说。
昨日晚间,122位科学家通过微博“知识分子”发布联合声明,称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它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国家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而贺建奎所任职的南方科技大学也发布声明称,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南方科技大学严格要求科学研究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和遵守国际学术伦理、学术规范。
伦理调查已启动
据公开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显示,贺建奎的这项研究由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称“符合伦理规范,同意开展”。但是,这家医院是否有该项资质也备受质疑。
昨日,深圳卫计委官方微信称,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相关负责人对媒体回应,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婴儿的基因编辑并非在该院进行,婴儿也不是在该院诞生。
企查查显示,贺建奎共任职9家企业,担任其中6家公司的法人,名下有两家与基因检测相关的公司,分别是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瀚海基因”)和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对此,天壕环境回复媒体称,公司2016年、2017年投资入股了福州紫荆海峡科技合伙企业(简称“福州海峡”),后者进一步投资瀚海基因,但公司主营还是公共事业、环保业。
据天壕环境半年报显示,公司投资福州海峡900万元,持股比例为3.75%。公开资料显示,瀚海基因是一家由南方科技大学孵化,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博士留学生团队于2012年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获得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和启迪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的投资。
受此消息影响,昨日下午,天壕环境股价直线涨停,收盘报4.19元/股。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