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许久的山东钢铁产业大变局终于拉开序幕。
2016年1月9日,钢铁产能位居全国第三的山东钢铁(600022.SH)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投票通过一项重要决议——计划将济南分公司总价值160亿、全部钢铁产能及相关资产出售给控股公司山东钢铁集团。
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现有资产是从原全国第六大钢厂——济钢股份公司沿袭而来。百亿钢铁产能被剥离,只是山东钢铁产业大变革的序幕。根据山东省钢铁产业调整规划,这家老钢厂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变迁、行业的沉浮后,即将面临被关停的命运。
随着山东钢铁(600022.SH)在日照的精品钢铁基地紧锣密鼓地建设,山东这一产业的重心开始加速从内陆向沿海变迁,市场竞争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变革的序幕
“2015年,山东钢铁剥离了济南分公司部分产能,2017年初上市公司再次剥离了160亿元的资产。至此,济南分公司所有的钢铁产能已全部出售。”山东钢铁一位相关领域的高管对《经济观察报》如是说道。
山东钢铁1月9日晚间的公告显示,目前,“公司计划将济南分公司部分资产及济南鲍德气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公司大股东山东钢铁集团济钢板材公司的方案获得股东大会高票通过。”
截至评估基准日2016年10月31日,此次出售涉及资产账面值为164.32亿元,评估值为160.63亿元,评估减值3.69亿元,增值率为-2.25%。而出售资产剥离负债后交易金额将不超过78亿元。山东钢铁(600022)2015年度经审计资产总额为532.76亿元,此次出售的资产总额占其资产总额的30.15%。
早在2015年四季度,山钢集团曾以128.2亿元收购了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部分资产债务。两次大规模资产出售完成后,山东钢铁将布局在济南的所有钢铁生产业务全部抛售一空。
事实上,这两次剥离的钢铁产能在整个山东钢铁中盈利能力最弱。一直以来,这家山东最大的钢铁企业旗下主要有三大部分,一部分是新建的日照精品钢铁基地,一部分是从原莱钢股份合并而来的产能,还有就是此次出售的原济钢股份的产能。原莱钢股份曾是中国最大的H型钢制造商,无论是产能、收入和利润都超过了以板材为主的济钢股份。
2007年,济钢集团与莱钢集团产量分别为1212.39万吨和1169.94万吨,但莱钢集团利润高达56.7亿元,济钢集团却只有30.1亿元。
济钢生产所需要的铁矿石多从国外进口,产品也需要出口,这种“大进大出”模式运输成本很高。山东钢铁业一位权威人士测算过,济钢进口铁矿石至山东港口,再转运至内地则需100元/吨,产成品运回港口成本则要翻倍。如果把千万吨产能置换到沿海,仅运费一项一年就能省下10多亿的利润。
山东钢铁一位高层管理人士用“重获新生”来形容这次资产腾挪出售。对《经济观察报》说道,“布局在济南的钢铁产能剥离之后,就剩下正在建设中的日照精品钢基地和莱芜分公司,将有利于整个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
对于出售的一方,将盈利能力较弱的资产转让出去、补充了现金流,固然可以“脱胎换骨”、“强身健体”,但对于收购接盘的一方却恰恰相反。
根据公告显示,山东钢铁将把约占总资产1/3的济南分公司钢铁产能以78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山东钢铁集团济钢板材有限公司。买方将支付10%的现金,其余资金将于6个月内付清。截至2015 年12月31日,济钢板材的资产总额124.75亿元,净资产11.56亿元,营业收入21.56亿元,净利润-1.85亿元。
与此同时,此次剥离的钢铁资产所属的上万名职工将按照“人随资产走”的原则,由接盘方济钢板材进行统一安置。
一位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的老职工称,济南的钢铁产能与人员剥离只是山东钢铁产业改革的一个开始。未来山钢集团在济南的钢铁产能将全部关停,重点的投向是日照精品钢铁基地。
产业重心的转移
2016年11月19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济钢产能调整和山钢转型发展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表示,“坚定不移的调整济钢、做强莱钢、突破日照”……“2017年底前济钢在济南的钢铁产线安全停产”。
此次山东钢铁抛售的济南分公司钢铁产能起源于原来的老济钢。这家成立于1958年、存续了近60年的老钢厂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行业的沉浮。
一位济钢的老职工回忆道,历史上济钢产能规模最大时曾达到了1200多万吨,销售收入400多亿元,人员规模包括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劳务工总共多达5万余人。2008年以前,济钢堪称是济南效益最好、工资最高的工业企业,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挤入这家钢厂。
可是,从2008年经济危机开始,国家钢铁产业结构骤然发生了改变,山东省成为了全国唯一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省份,酝酿在山东省日照市建设精品钢铁基地,产业重心从内陆开始向沿海倾斜。
钢铁新政实行“总量控制、淘汰落后”的原则,山东省为了给日照精品钢项目腾出产能,先是在内部将“济南钢铁”和“莱芜钢铁”两家上市公司整合为山东钢铁“济南钢铁”成了“济南分公司”,失去了独立法人地位。尔后,这家在全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运而生的大钢厂开始压缩设在济南的钢铁产能。从2007年至2015年,济南的粗钢产量及钢材总产量逐渐下降,削减了600多万吨,几乎接近2007年峰值的一半。2015年钢材产量跌破600万吨,创10年来新低。
可即便如此,城市的扩容和环保压力的猛增使这个存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老钢厂与这座老城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在2015年冬的一片雾霾下,济南上至市长、下至百姓纷纷呼吁,将这个污染大户迁出济南。
在这一背景下,山东钢铁开始实施“突出沿海、优化内陆”的产业结构调整,一面买进沿海钢铁产能,一面出售内陆钢铁产能。2015年8月,山东钢铁通过定增募资50亿元再加上部分自有资金,增资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取得其51%的股权。“此次剥离布局在济南的钢铁产能即是'突出沿海、优化内陆'战略的一个重要实施步骤。这将加速企业乃至山东的钢铁产业重心都将向沿海地区转移。”山东钢铁一位高管如是说。
山东钢铁旗下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建成后将是山东规模最大的单体钢厂。根据项目规划,该项目将实现年产铁810万吨、钢坯850万吨、钢材790万吨的生产能力,精品钢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的汽车、家电、机械制造、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及新能源等领域。
按照建设规划,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一期一步将于2017年8月投产。目前,随着项目建设进程的推进,山钢日照钢铁公司所需工人的数量急剧增长。从2016年8月起,山钢在旗下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济钢集团,莱芜分公司、莱钢集团内组织了第一批大范围的报名申请,将为山钢日照公司抽调操作岗位人员2673人。
若要将山东钢铁分布在济南的钢铁产线全部停产,就面临着大量钢铁职工的再就业安置难题。为此,这次报名特意以济南地区为主,共分配指标1873人。
此前,山东的钢铁产能几乎分布于内陆地区,济钢位于济南,莱钢更是作为“小三线”建设在大山之中。山东钢铁产业格局主要是济钢与莱钢两大内陆国有钢厂之间的角逐。
2003年,河北京华创新集团老板杜双华打破了这一局面,他在山东日照海滨投建了日照钢铁集团,由于民营企业包袱小、成本低、区位优势明显,短短数年内日照钢铁集团产能猛增到1300万吨,成为山东利润最高的民企。这一时期,山东钢铁集团成立,整合了济钢与莱钢的钢铁产能,市场竞争的格局是处于内陆的国企与位于海滨城市的民营钢厂之争。
近年来日照钢铁集团也在上马精品钢项目,根据该集团网站显示,“日照钢铁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挥装备技术的领先优势,打造中国高端精品钢生产基地、钢材深加工基地。”
金银岛钢铁行业分析师杜秀芝认为,山东钢铁精品钢铁基地的产能高达两千万吨以上,项目的建成将使得山东这一产业重心从内陆转向沿海,未来山东市场的竞争更多的将集中在沿海地区。同样的区位优势、同样的高端产品,未来山东钢铁市场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责任编辑: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