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0日),中原地产方面向记者证实,在近日举行的董事会上,中原地产已经公布委任施俊嵘﹙施永青儿子﹚为中原集团副主席,施慧勤﹙施永青女儿﹚为利嘉阁地产有限公司及中原集团子公司主席。两项任命均于2019年1月1日起生效。
施俊嵘在中原已有3年多
实际上,在与链家进行防守与反击大战两年后,去年底就有消息称,施永青再次萌生退意,逐步把工作交棒到儿子施俊嵘手中。
去年底记者专访施永青,谈及上述消息时,施永青就表示,“并非现在退下来,而是让他接触下”,“他们以前也不是所有的事都问我,我们是以城市为单位,城市老总不确定的事才会找我。现在让我儿子尝试参与些做决策的工作,如果他们觉得有不同意见,可以找我一起判断。”
记者了解到,施俊嵘在中原已经就职3年多。不过,以前不从事参与决策的工作,而是某些部门的工作。
事实上,早在2008年,施永青已主动退后,辞去集团主席职务,只任中原集团的非执行主席。内地企业的领导权交由时任集团副主席的黎明楷负责,香港的部分基本由黄伟雄负责。
天眼查信息显示,中原(中国)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现任执行董事为黎明楷,施永青担任监事。黎明楷1989年加盟中原地产,1998年出任中原(中国)董事总经理,全面负责内地业务。
经过四十年发展,中原地产已在59个城市设立分公司。
中原地产的“有为”与“无为”
回顾施永青及中原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香港与内地房地产中介的玩法,而这套玩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内地中介江湖的规则。
1992年,中原北上进军内地,先在上海站稳脚跟。同一年,因管理、用人理念不合,王文彦退出中原,做在野董事。至此,施永青掌帅中原。
企业官网显示,中原集团立足香港,经过四十年发展,已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北、新加坡共59个城市设立分公司,业务辐射至英国、韩国、澳洲等百余城市,聘任员工6万人,跨地域分店总数2700间,是目前房地产经纪代理行业内影响力较大的企业之一。
业内总结认为,中原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专业化的企业运作,另一方面则是施永青推崇“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即通过“上无为”,而使“下有为”,让中原一展宏图。
不过,施永青的“无为而治”管理哲学,还需要两个基石:首先,公司上下要有共同的愿景;其次,公司要有好的分配制度。据悉,在中原地产采用的是三三制,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分给股东,第二部分分给员工,第三部分用做公司投资再发展。
“世界有阴有阳,‘无为’是一方面,‘有为’是另一方面。”面对前几年中原遭遇的互联网冲击,去年底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施永青曾表示,“以前无为太多,有为不足”。如今,施永青在地方城市公司、前线中层中增加了“有为”,但集团层仍相对“无为”。
主动求变 首推合伙人制
实际上,如果不是2014年互联网深刻影响中介行业的转型与变革。早在2008年,施永青已主动退后,只任中原集团的非执行主席。
2015年11月,退居幕后4年多的他,宣布重返台前,掌舵中原。随后的这几年,施永青推出三大举措进行突围,包括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以及提升数据系统,即在应对行业里的人才挖角混战、内部互联互通的制度提升和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三方面进行“守”和“攻”。
不过,中原的调整并非一刀切的革命性措施。“进攻的时候,很多事情容易去做,但退去时难度更高,要防止‘兵败如山倒’。”施永青表示,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如果没有条件反攻,可以选择一边退,一边找生存空间。等找到生存空间后,再进一步改善营运模式。
历经两年的房地产中介混战,已有一批喧嚣的互联网企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与此同时,在房地产调控背景下,传统中介机构也发生了诸多变革。今年4月,链家网正式宣布升级为贝壳找房,随后,各个中介公司纷纷祭出自己的应对措施,各家企业除了布局加盟赛道之外,还纷纷对内部构建做了相关调整。
作为老牌中介企业,中原地产亦开始主动变革,以求生存。早些时候,上海中原针对原有公司福利待遇及薪酬推出一系列内部改革措施。与此同时,为压缩成本的同时调动经纪人积极性,中原地产着手实行“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的管理模式调整,在行业内首推合伙人制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原地产中国大陆区主席黎明楷曾表示,中原推行合伙人的初衷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降低公司成本;二是提高员工积极性,与公司形成合伙人关系;三是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年轻人创业。
“长远看,如果我们不变,敌不过别人的‘烧钱’模式,变革后,别人怎么‘烧钱’,也烧不到我们,因为我们最大的成本已剖离。”据黎明楷介绍,中原会通过考量人员流失率、产能业绩两大因素,衡量合伙人制度的推进成效,“若2019年能顺利过渡,合伙人制度就会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与此同时,中原未来会延伸出4种商业模式。一是传统直营门店;二是合伙人制;三是马上要面世的加盟制;四是已在市场上经营多年的房友圈。
数据显示,中原地产2018年上半年亚太区总营业额逾31.72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第2季度总营业额亦突破历史新高,达17.36亿港元。
(责任编辑:张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