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到产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目前应用在哪些场景?未来会走向何方?近日,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顾友良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3到5年是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格局定义的窗口期,哪家企业能真正把人工智能形成规模,把应用落地,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此外,他也提示,要警惕人工智能的泡沫现象。
未来三五年是关键期
羊城晚报:目前从全球来看,人工智能的成熟应用场景主要有哪些?
顾友良:在当前的人工智能领域中,计算机视觉在技术上较为成熟,商业应用较为广泛,因而成为投资重点。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视觉与图像领域中最热门的应用,更深层次的应用场景还包括金融、司法、军队、公安、边检、政府、航天、电力、工厂、教育、医疗等行业。
视频/监控分析是人工智能视觉与图像领域中第二大热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结构化的人、车、物等视频内容信息进行快速检索、查询,这让公安系统在繁杂的监控视频中搜寻到罪犯有了可能,也被广泛用于人群分析、防控预警等。除了安防,互联网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金融、智能交通等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较为成熟。
羊城晚报:人工智能未来怎样更好地变现?
顾友良:未来3到5年是人工智能整个最关键的格局定义的窗口期。在这3到5年中,谁能把人工智能应用真正形成规模,把应用落地,谁就能在未来人工智能产业中占领先机。我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有三大支柱:高性能运算、核心算法、海量数据。
警惕人工智能泡沫
羊城晚报:考察一个人工智能项目,投资逻辑是怎样的?对人工智能项目估值有什么特殊之处?
顾友良:什么AI项目最受投资人的青睐?当然是赚钱的项目,问题是现在的人工智能领域,真正赚钱的项目还屈指可数。也就是说还处在烧钱的阶段,风险极大。我认为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一定是要围绕“场景和数据”。
目前人工智能处于技术工具阶段,离平台和产品化还很远,有些企业在初创阶段毫无营收情况下居然估值10亿元,非理性会导致后期可能没有投资机构愿意接盘,需要警惕人工智能的泡沫现象。
人工智能需迈过商品化鸿沟
羊城晚报:人工智能有哪些可能的趋势和方向?
顾友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是在核心技术,还是典型应用上都已出现爆发式的进展。随着平台、算法、交互方式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主要以“AI+X” 的形态得以呈现,X代表某一具体产业或行业。
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人工智能需要迈过商品化鸿沟。目前我们还处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早期,已有大量可以与现行人工智能结合的行业与领域,比如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智慧金融等。尤其在实体经济,还有许多细分领域需要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的能力,对细分行业的流程进行重整,最终形成人工智能社会的新版图。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