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14日电 题:细数理财消费五大“坑”:老骗局还在上演,新“套路”又登场
新华社记者 王原
“存单变保单、信用卡海外盗刷、P2P圈钱跑路,现货交易欺诈……”金融消费、投资理财领域的老骗局还在不断上演,新式“套路”又轮番登场,让普通投资者眼花缭乱,无从甄别。在资产管理行业统一监管政策行将落地的大背景下,普通投资者的金融安全依然备受关注。个人理财消费有哪些“坑”?普通投资者如何应对?
【“坑”一:信用卡盗刷靠“自救”】
“您尾号为XXXX的信用卡在海外网站消费3998美元。”许多信用卡用户收到此类短信提示时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信用卡海外盗刷。但当持卡人致电银行要求取消支付时,银行却表示没有权利单方面取消。持卡人只能通过冻结卡片、向警方报案甚至用ATM机取现等“自救”动作证明卡在身边,而后向银行和警方提供护照信息、出入境记录、个人声明等材料,相关流程繁琐且耗时日久,许多人仍无法完全追回损失。
应对:当前银行卡盗刷事件频发,这是还在不断上演的老骗局。但是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或条例仍未出台。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提高个人风险意识,境外刷卡消费时及时保管好卡片和个人信息,并通过向银行申请关闭海外无卡支付、购买“盗刷险”等方式提前预防风险。
【“坑”二:存款一不留神变理财】
走进银行网点要求存款,却被客户经理拉着推销理财产品,储蓄存单不经意间就买成了保险产品、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基金专户甚至券商资管计划等等,而大量此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标的完全不同且结构复杂。部分销售人员在推荐过程中大谈收益避谈风险,甚至出现强制性交易等行为,这类老骗局令许多投资者蒙受不必要的亏损。
应对:近期监管部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将落地,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统一监管,有望使得市场上纷繁复杂的理财产品回归简单、透明,打破刚性兑付,遏制资管产品层层嵌套、无序加杠杆等行为。对于投资者来说,也需保持警惕,遇到所谓的高收益产品时切忌盲目跟风,冒险投资。
【“坑”三:自动续保强行“被保险”】
原本只买了一年的短期医疗险或意外险,合同到期后,依旧被保险公司从账户上自动划走保费,再度“被保险”一年。许多投保人在保险到期后仍会被保险公司以此“套路”来自动续保。
事实上许多短期消费类保险的服务指南中“隐藏”着这样的条款:“投保人在消费期满日的10天前,未以书面形式向本公司做不续保的通知,且在消费期满日后10天前交足下一期的保险费视为本合同自动续保。”
应对:面对这类新式“套路”,专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看清此类条款,如果用户不想续保,一定要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并且专门办理一张交保费的银行卡,避免卡内余额被自动划转而可能引起的长期续保问题。
【“坑”四:P2P网贷平台高息为圈钱】
招揽投资者时打着15%以上的预期收益、承诺随存随取,这类新式“套路”让投资者最后却连本金都要“黄”了。
上海市民小艾去年在一家名为“国诚金融”的网络理财平台上陆续投入了百万元,春节过后想要提现却被告知余额被自动滚入下一期产品,要支取只能根据投资金额打上八折、五折甚至三折,小艾的100万元本金要提现将只剩下30万元,尽管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是和他一样在此平台投入了大量金钱的千余名投资者可能都会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
应对:伴随着2016年9月网贷新规的出台,关于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在单一平台和多个平台上都设置了投资金额上限。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大量不合格P2P平台的退出,网络借贷也将回归小额分散投资的本位。
【“坑”五:现货交易“忽悠”多】
“您对投资理财有兴趣吗?我平台提供现货原油、外汇交易,开户即送体验金。”近年,民间现货交易平台的电话推销日益泛滥,从黄金白银到原油外汇,再到如今的票据、比特币、邮币等不一而足。老骗局还在不断上演,新式“套路”又轮番登场。所谓“低门槛、高收益”的创新投资,实则是大量地下平台利用虚拟交易软件炮制出的投资品走势行情,完全不与真实的国际市场行情接轨,通过让投资者大规模亏损来达到骗钱的目的。
应对:今年初,由证监会牵头,相关监管部门展开了新一轮的交易场所清理整顿,重拳指向此类违法违规骗局,如贵金属、原油类商品交易场所涉嫌非法期货活动,邮币卡类交易场所涉嫌市场价格操纵等,诱骗大量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投资。
(责任编辑:毕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