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又一危险玩具流行,瞬间电压超600伏特”的消息不断刷屏。 据报道,这种“电人玩具”通常以巧克力、签字笔、口香糖、玩具手枪等形式出现,人在碰到这类玩具之后,瞬间就会有触电的感觉。有测试显示,电人玩具枪放电电压则超过600伏特。
一时之间,家长、老师纷纷表示担忧:瞬间超600伏特的电压岂不是很危险?羊城晚报记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
羊城晚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以“电人玩具”为关键词,得到了大量的搜索结果。记者发现,这些“电人玩具”的价格不贵,多在10元以内,且种类繁多。而不少商家标注的“该商品适龄范围”是十岁左右,甚至有的“电人玩具”适用年龄居然是3岁。
在一家商品介绍为“整蛊电人玩具”的店铺里,售有“电人握手器”、“可书写电人笔”、“电人口香糖”、“电人魔方”等等。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向卖家咨询,表示想购买“可书写电人笔”和“电人口香糖”。卖家介绍,这两个玩具的电压均在10伏特以内,且再三保证“对人体无害”、“安全没问题”。但当记者问及这些电人玩具适合多大的孩子玩时,卖家表示,“都可以,但是婴儿尽量不要玩”。
在另一家售卖“学生电人笔”的网店,卖家则明确告诉记者,“电人笔”适合9岁以上的孩子玩,“太小的孩子没有判别力,要担心他把笔拆散,吞了里面的小零件,”同时,卖家还提醒记者,“如果你家孩子用这玩具把其他孩子欺负哭了,小心他们告诉家长。”
实地走访 校园周边有售,销量还不错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电人玩具”不仅在线上出售,而且近几年都存在于广州中小学校园的周边。
12日下午,记者来到天河区某小学,走访了附近的四家文具店,其中有两家店主都表示没有售“电人玩具”,两家店主表示曾经售过“电人玩具”。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由于暑假光顾的学生不多就没有再进货了,但这几年“电人玩具”的销量一直还是不错的。
随后,记者来到广州市越秀区某小学附近,一位店主则表示,现在没进货是由于“查得严”,“那玩具没有许可证,不敢卖了。”在该小学毕业的初中生洋洋证实,此前确实有同学拿着附近文具店买的“电人玩具”在班上电人,“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被电过好几次。”
13日上午,记者又来到越秀区另一小学,在该校北门附近并排开着几家文具店。在其中一家文具店,记者买到了“电人笔”。
据店主介绍,这种“电人笔”销量不错,“附近的学生都来买,很好卖的,就剩下这几支,现在放暑假了才没去进货。”该店主还热情地演示了如何使用“电人笔”,边按笔芯边告诉记者:“小孩子玩这个玩具是不会有危险的,电一下子就没了,只是有点麻麻的感觉。”
到底店主所说的“麻麻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记者在网上和实体店分别购买了两套“电人笔”,并尝试找人一起试验。
记者试着摁了一下“电人笔”的笔帽,瞬间觉得一股电流从手指上传过来,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手臂有瞬间的麻痹感。
小学时代被电过几次的洋洋就表示,当时他还产生了心理阴影,“那段时间,看见同学递给我东西就怕”。
专家说法
危害程度要看电流大小
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有些“电人玩具”在商品的销售信息中都没有标注产品的生产厂家及相关信息,只有一个所谓的商家警告:产品本身电量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但惊险和刺激的效果可能会引起部分人士的不适和反感。不少人担心这类产品安全吗?
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理学院教授杨丁告诉记者:“有些电人玩具号称瞬间电压达到600伏特。单单圈600伏特这个数值出来,有点故意吓人的意思,关键要看电流大小。”
杨丁表示,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致命危险越大。另外,对不同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对一般人没有影响,但对老弱病残比如心脏病和婴儿等,就有一定的危险性。
据了解,行业规定人体安全电压为36伏特,安全电流为10mA。孩子们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全,接触到高于36伏特电压的刺激,对心理、身体的健康都很不利。
律师提醒
发生事故,生产厂家、销售商均需担责
既然“电人玩具”存在潜在的危险,那一旦在学校发生事故,法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
对此,广东一粤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世幸告诉记者,“电人玩具”和“牙签弩”一样,一般都是无生产许可证,无厂家、无地址的“三无产品”。所以如果发生伤人事故,能够找到生产厂家的,厂家必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必须承担刑事责任。销售电人玩具的商家,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对电人玩具造成的伤害也必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另外,对于发生在中小学校校园里的电人玩具伤人事故,学校和加害方学生家长由于教育和监管不到位,均应该承担部分民事赔偿责任,但学校和家长均无需承担刑事责任。(记者 魏礼园 艾渝 实习生 陈建连 曾国青)
(责任编辑:吴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