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护“隐形墙”怎么破
- 发布时间:2015-11-03 09:31:48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地方保护
“隐形墙”怎么破
□ 胡立彪
北京最近取消新能源车摇号,引来不少人点赞。但也有人摇头,说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北京这次仅仅是对纯电动车不限行不限购,而对于同属新能源汽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汽车,不是限行限购,而是根本不允许进入。显然,北京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精神上,还是打了折扣的,当不起一个“赞”字。
北京为什么会这么做?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祟,因为北京没有当地产插电混动汽车。事实上,不光北京有这种私心,全国入选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的城市,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数据显示,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中,88个城市设立了超过33万辆的目标,但是直到2015年8月,实际推广了14.7万辆,完成率仅43.7%。城市推广任务要能完成,需要最后几个月的大跃进。按现状判断,至少有一半城市无法完成推广任务。完不成任务的主要羁绊,就是地方保护。
纵览各地已经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地方保护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最被地方看好的一道门槛是要求汽车企业本地设厂或设立具有相当规模的销售公司。比如深圳就提出,申请地方补贴的一个注册在深圳市的整车生产企业,或非外地车企在深圳市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销售子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亦然。要求补贴对等的做法也比较多见,比如西安市规定,生产企业所在地政府须出台与西安类似的补贴政策。意思是说,车企所在地方如果没有出台补贴政策,则在西安无资格参与。按照这一政策,据媒体报道,目前除了比亚迪之外,国内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在西安“暂时不能备案”。其他像什么要求配套地方核心零部件,超“国标”要求的质保期限,提交类似证明“你是你”的补贴申领证明等,每一道关都能够把一些汽车企业挡在门外。
正是由于包括地方补贴在内的各种地方利益的存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差不多退化为半封闭的市场。在尝到种种苦头之后,有车企甚至认为,对于高度依赖政策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地方保护这道“隐形墙”几乎是无解的,除非把地方补贴取消,让新能源汽车形成全国统一市场。
破解地方保护很难,但说“无解”就有些过了。既然地方保护的出发点是地方利益,那么要寻求破解之道,就要从利益入手。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当前的地方税制分配制度。由于推广新能源汽车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补贴,地方政府不愿拿当地财政资金补贴其他地区的产品,从而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如果不管卖什么车,地方政府都一样可以获得税收,地方保护的现象会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要加强监管,对示范城市要进行核查,对采购外地品牌份额不达标者,要做出相应的处罚。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