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与中国经济网联合举办的“七问中国股市”论坛9月9日举行,论坛邀请了七名专家学者,就IPO制度和退市制度常态化、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壮大长期资金规模、提高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机构投资者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指出,新三板市场发展很快,但是后续的改革较慢,要改变“新三板是投资者遗忘的角落”现状,除了明确新三板在资本市场的定位,还应该给它发展的空间和扶持的政策。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发言。中国经济网张相成/摄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上,专门提到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桂浩明认为如果没有新三板的发展,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但是目前新三板市场持续的被动、疲弱,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日渐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定价及融资功能,新三板也因此被边缘化。
桂浩明介绍到,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达到一万三千多家,同时每天的交易量大概是7亿元左右,也就是大多数挂牌公司是没有交易的,有行无市。由于大多数公司没有得到交易,相关股份的定价没有办法在交易当中来完成,得不到应有的定价,就引发了挂牌企业不满。
桂浩明称,目前我国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是明确的,但是后续的改革措施相对较慢。“新三板现在投资队伍稀少,三类股东问题把很多机构投资者拦在外面,交易不活跃,因此新三板应该说面临着一个不得不进行的变革。要突破最重要是定价功能,有了定价功能就有融资功能,新三板融资功能现在没有很好解决,核心问题是缺乏定价模型。因为你没有充分的交易,没有足够流动性,是很难定出来的。”他说到。
除了流动性问题,新三板公司的随意性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挑战,桂浩明表示,“低门槛也许在前几年造就了新三板的快速发展,挂牌公司数量是指数性的倍增,但是现在有些公司的经营不善,大股东抽逃资金,甚至有些行业和主流的价值观的背离,都成为现在不能不关注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解决新三板市场现在的问题?桂浩明认为首先是完善现有交易制度,目前新三板协议成交模式较为繁琐,也不能实行完全的竞价交易模式和大宗交易,做市商制度中报价不合理,企业认为机构报价不能反映自身的准确价格,因此解决交易机制问题迫在眉睫。
其次是新三板要解决数量过多与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桂浩明认为,任何市场的容量都是有限的,新三板应该从重量转到重质,无门槛不能成为长期的政策。
(责任编辑: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