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支招”盘活民间资本发展实体经济
-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2-03-08 16:10
- 打印 | 转发 | 评论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民间投资发展,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民间投资并未获得充分平等的市场准入和完全公平的服务待遇。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强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让民间资金激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建议,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参与设立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逐步放宽主发起人的条件限制。允许资信良好、资本实力强的非银行业资本包括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大中型企业、信托公司等成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鼓励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在现有民营股权结构不变的前提下,直接转制为村镇银行。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梅珍提出,加快民间资本兴办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的步伐。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小型、微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放宽在资本金、不良资产、存贷比等方面的限制。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副市长王仁洲表示,当前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面临“四种障碍”。建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高端培训、高端保健医疗、高端养老等领域。全面清理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的审批事项,对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补偿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建议,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审批制逐步改为登记制,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监管。只要境外投资项目符合我国和东道国的法律,同时也不会损害国家的经济安全利益,政府部门就应该变审批为登记。设立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开拓境外投资资金,专款专用,激发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针对我国在民间投资领域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建议,制定《民间投资促进法》,为民间投资“把方向”“定准则”,对民间投资的进入领域、进入方式、政府职能部门的权责、相关市场主体和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违规惩处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在全国各地设立专业化的“民间投资服务中心”,为民资与项目对接提供媒介,以及专家咨询、投资培训、中介业务、融资信息等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分析认为,如今民间资本进入某些领域面临“铁门”、“弹簧门”、“玻璃门”:铁门,垄断企业把持,门槛太高进不去;玻璃门,看得见进不去,没实力也不敢进;弹簧门,进去以后逼你退出来。李立新提出,当前要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必须用强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除国家明令禁止的,所有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资本加快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重点领域,创新民间资本进入途径,畅通民间资本进入渠道。
- 来源:新华网 作者:岳德亮、张遥
- 编辑:姚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