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超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诞生以来单笔融资最高纪录。作为全球共享单车首创者,摩拜2016年4月在上海投放第一批共享单车,启动共享单车行业。如今,共享单车已成“红海”。
拿下6亿美元的融资后,摩拜下一步将迈向何方?16日,记者采访了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揭秘摩拜单车融资背后的布局。
融资将用于国际化、物联化、智能化三领域
新京报:摩拜如何完成这笔6亿美元的融资?
王晓峰:摩拜的本轮融资在今年5月就完成了。摩拜的每轮融资都很快,融资并不会花费很长时间。对于这笔融资的使用,首先是推进摩拜的国际化进程。共享单车正迈入“全球化时代”,摩拜正在“扬帆出海”,要把这种智能共享出行服务带到全世界。
其次,摩拜是一个智能共享出行平台。现在全世界有超过500万辆摩拜单车,每一辆单车都是一台智能物联网设备,组成全球最大的移动物联网。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们骄傲的地方。摩拜会携手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合作伙伴,加速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提供更丰富的智能共享出行服务。
第三,摩拜还将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壁垒,扩大领先优势,给用户带来完美的体验。
新京报:融到的6亿美元够用吗?
王晓峰:我们的资金是充足的,对于下一步布局起到很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是全行业最接近盈利的一家公司。
已完成从亚洲到欧洲的布局
新京报:摩拜如何走向国际化,有什么基础?
王晓峰:从今年3月份摩拜首次出海落地新加坡,到5月份登陆英国曼彻斯特和索尔福德两市,完成了从亚洲到欧洲的布局,接下来还要对美国市场进行调研。
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做了很多工作。在技术层面上,我们接入了苹果支付服务Apple Pay,未来还将支持iPhone直接扫码解锁等。在运营层面上,每进入一个城市之前,我们都会对当地环境做详细的调研和了解,与当地政府及交通管理部门深入沟通、增进了解,最终以创新、环保、高科技、高品质的卓越形象赢得青睐。
我们在年初制定的进入全球100座城市的目标提前半年就实现了。我们又制定了今年新的目标,全球进入200个城市。
新京报:走出去需要做哪些工作?
王晓峰:有很多。比如首先要调研市场,分析当地需求;然后要和当地政府沟通,向政府传达智能共享出行的理念;还要考虑落地,如何与当地的政策法规相符合,如何符合当地人们的习惯,适应当地的社会发展等等。
同时还要考虑国外支付的事情,目前主要是信用卡支付、Apple Pay等几种方式。
新京报:在国外骑车如何定价?
王晓峰:我们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要考虑当地生活水平,要结合当地出行需求,要分析当地支付习惯等等。但肯定要比当地公共汽车、地铁等便宜。
新京报:在走出去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一些困难?
王晓峰:困难自然是存在的。比如如何让政府理解我们的共享出行理念,如何让摩拜适应居民的出行习惯,如何管理、如何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等。如今,超过1亿的摩拜用户来自153个国家和地区。但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摩拜单车出海之路非常顺利,能够比较迅速地解决各种难题。
摩拜解决了管理痛点释放更多需求
新京报:自行车出现200多年了,为什么最近几年加上“共享”理念后就突然火爆起来?
王晓峰:过去50年里,很多人都在探索如何在不拥有自行车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使用。公共自行车使用完要放回固定的停车桩上。虽然便于管理,但是没有彻底解决方便的问题。
摩拜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设计了一辆好骑、耐用、易维护的共享单车,还给每辆车都加装了卫星定位芯片和移动物联网芯片,实时定位、记录运行轨迹。这不但有效管理了自行车、维护良好的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使用起来也更方便。解决了这些痛点,当然就释放了更多需求。
我们正在持续不断地完善产品技术,打磨硬件、升级软件,实现稳健快速地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底气带领“中国智造”、中国创新跨洋出海。
新京报记者 刘景丰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