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外电影合作生态嬗变

  • 发布时间:2016-04-19 22:30:38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夏阳  责任编辑:罗伯特

  

  4月17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论坛——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台上大咖云集,台下座无虚席,场面异常火爆。这不仅仅是因为娜塔丽·波特曼、朱赛佩·托纳多雷等一批中外知名影人的到来,更是因为中国电影本身的火热。“未来不存在国产电影‘走出去’或者是好莱坞电影‘走进来’的问题,中国首先要做的是拍好电影,当国内市场足够大时,海外电影市场方与投资方就需要考虑中国口味了。”著名导演、制片人黄建新在论坛上分享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事实上,“中外电影合作”,这条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其内涵正在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悄然发生着变化。

  市场改变“讲故事”方式

  近年来,中国电影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并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去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超过440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48.7%;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继续高歌猛进,总票房达到15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50%。票房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回归,尤其在国产电影的质量方面,票房有着绝对的说服力:在2011年北京电影节刚刚创办时,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第一名为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3》的10.93亿元,而5年后的今天,票房冠军是一部国产电影《美人鱼》,成绩达到了33亿元。

  “好莱坞连《蝙蝠侠大战超人》这样的题材都开始拍电影,它在中国的票房不到7亿,而同时你会发现中国一部年轻人拍的低成本电影就可能在中国市场轻松超越它。”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表示,而他对于中国电影未来的市场规模有着更大胆的预测,“中国市场迅猛增长的势头还要保持至少十年,每年6000张左右的银幕增长还会持续5~8年。按照这个增长势头,到今年年底中国可能就达到了北美3.9万张的银幕数量。而当我们的银幕数量到6万张以上的时候,中国的票房可能会达到今天美国100亿美元的3倍,可能达到1500亿元~2000亿元人民币。”

  需求市场的快速增长,势必对电影“供应巨头”好莱坞带来影响。“从前中国会来学习好莱坞的讲故事方式,但是现在你会发现全球的电影人反而更希望了解中国讲故事的方式。”《卧虎藏龙》的编剧詹姆斯·沙姆斯表示。这种市场的需求为中外电影合作带来了新的模式,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就是一个例子。这部由中影股份、中美合资的东方梦工厂以及美国梦工厂(动画)三方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可以说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好莱坞电影”了,该片不仅在中美两国同步公映,连影片的角色口型、配音语言等方面都与中国本土文化对接,为中国观众重新打造了一个定制版本。

  资本聚集中外电影打破合作生态

  “这两年来,万达收购了北美的第二大院线公司,收购了传奇影业;华人文化和好莱坞巨头华纳兄弟联合成立了旗舰影业,中国公司的股份占到了51%。这些现象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之前理解的简单的合拍概念,合拍也远远不是请一个国外演员那么简单。”黄建新解释道。詹姆斯·沙姆斯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合作方的作用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博纳、万达,他们不单是利用已有的中国市场,还要用已有的资源渗入到各种制作当中,会覆盖方方面面不同的领域”。“资本的聚集会带来溢出,也会慢慢渗透到独立制作。当这五年的片子都被买光以后,这些钱还会进入好莱坞的独立制片。而这些独立电影必然是中国投资人带去的创意或者是改良的适合中国市场甚至亚洲市场放映的电影。”于冬所说的并非空穴来风,此前中国著名游戏企业完美世界就以5年内5亿美元的价格投资环球影业下的电影,成为电影的出品方之一。“未来大的合拍电影一定是在中国投资人主导下的国际制作。”于东补充道。

  作为与中国影视交流较早的韩国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几年前,只有在韩国发展不佳的演员才会考虑中国的影视娱乐市场,而2014年之后,中国市场成了韩国顶级演员也不愿缺席的目标。《太阳的后裔》制作公司为NextEntertainmentWorld,其第二大股东就是来自中国的华策影视

  图为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左数分别为著名导演、制片人黄建新,著名影星娜塔丽·波特曼,著名导演朱赛佩·托纳多雷,《捉妖记》导演许诚毅。本报记者夏阳摄影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