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当“米遇上鱼”,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 发布时间:2016-04-19 02:31:3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张振中

  一碗特色鱼粉,是“鱼米之乡”湖南的生动写照。

  湖南人对“鱼米之乡”的自毫感,并不仅仅在于“稻米产量和淡水鱼产量常年在全国排名第一”的数量上的占有度,更在于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寻求“数量质量并重”所带来的获得感。

  对于苏仙人,这种获得感感知地更加实在。一碗鱼粉,既增添了生活上的幸福感,又带来了收入上的获得感。

  “无鱼粉不成早餐”,当地人生活上的有滋有味都是从早上一碗鱼粉开始的,这是物质上的幸福感;对一碗鱼粉“原态制作”的坚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而不僵”,这是精神上的幸福感。而收入上的获得感则更明显,通过发展鱼粉产业,把自己田里土里塘里原本用来养家糊口不起眼的产品变成了大产业,收入倍增,农民才有了实质性的获得。

  然而,这种获得感到底是从哪里“获得”的?通过摸索实践,苏仙区的回答是:种养加一体化。

  “米遇上鱼”才会让种养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鱼粉制作所需要的原料糙米,以前当地人不想吃更不想种,许多田地无奈荒废,即使种植稻米一般也只是当作口粮,其价值也不会提升。而当“米遇上鱼”,鱼肉成为米粉所需要的“码子”(佐料),一方面带动了当地人种植稻米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扩大了生态鱼的养殖规模。

  “种养遇上加工”才会使农业的效益得到极大提升。“手艺用传统的,工艺用现代的”,借助加工手段,鱼粉制作效率大大提高,产能提高了10倍,当地鱼粉产业才得以走出当地,走向全国。

  稻米、鱼、茶油、豆油、辣椒、葱,这些都是农民身边司空见惯的东西,它们一旦融合,“种养加”离农民越近,农民的获得感就越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