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玉米结构调整势头良好 猪价后市上涨空间有限

  • 发布时间:2016-04-08 03:31:0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郭少雅

  4月7日上午,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办了主题为“玉米结构调整和生猪生产形势”的发布会,农业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叶贞琴主持发布会并就玉米结构和生猪生产形势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巩固提升玉米优势区产能,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

  叶贞琴:关于玉米结构调整,我重点介绍两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为什么调?这主要是基于当前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库存大幅增加,特别是东北地区库存压力较大,市场价格也下降了。具体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生产快速发展。我国粮食“十二连增”,玉米的贡献最大,是面积增加最多、产量增加最快的作物。过去12年,玉米面积增加2.1亿亩;产量增加2175亿斤,占同期粮食产量增加的57%。二是消费需求不足。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玉米饲用需求下降、深加工用量减少,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生产发展速度。三是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激增。受国内外价差影响,近几年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逐年增加。去年,玉米进口473万吨,同比增长82%,同时非配额管理的高粱进口1070万吨,同比增长85.3%,大麦进口1073万吨,同比增长98.3%,木薯进口938万吨,同比增长8.4%,玉米酒糟进口682万吨,同比增长26%,挤占了国内玉米消费市场,增加了玉米去库存压力。针对这些问题,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态保护、市场需求等因素,我们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玉米结构进行调整。

  第二,怎么调?总的考虑是,巩固提升玉米优势区产能,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

  在调整区域上,重点是“镰刀弯”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四五积温带的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这一区域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区的部分地区。2015年这一区域玉米面积1.56亿亩,比2005年增加7000多万亩,是过去10年玉米面积增加最多、发展最快的地区,但这一区域有部分是玉米非优势产区。将“镰刀弯”地区中的非优势区作为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是两点考虑:一是这一区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多处在农牧交错、高寒高纬、坡地岗地、沙重盐重、跑水跑肥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年际间波动大。二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不少地方土层偏薄、土壤贫瘠,种植玉米不仅不经济,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区域生态环境。所以,积极调整“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不仅适应社会需求,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调减目标上,去年11月,农业部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计划今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

  在调整路径上,做到“六调”。一是适宜性地调。重点是调减高纬度、干旱区的玉米,改种耐旱的杂粮杂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二是种养结合地调。重点是粮饲兼顾,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以养定种,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三是生态保护地调。重点是调减石漠化地区的玉米种植,改种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果桑茶等经济林、牧草饲草等,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农民增收。四是种地养地结合地调。重点是东北地区恢复大豆玉米轮作,因地制宜发展苜蓿玉米轮作,华北地区实行冬小麦夏花生(豆类)复种,发挥豆科作物固氮养地的作用。五是围绕市场调。重点是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实行订单种养、产加销融合。六是有保有压地调。在调减非优势区玉米面积的同时,还要稳定玉米核心产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玉米产能。

  生猪养殖户应提高风险意识,理性补栏

  叶贞琴:关于生猪生产形势,我也介绍两个方面情况。

  第一,当前生猪生产情况如何?农业部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问题,抓生产保供应,抓监管保安全,抓转型保生态,总体上生产水平一年比一年有提升。一是形成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十年时间猪肉产量增加了近1000万吨,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城镇化提升带来的新增消费需求。二是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特别是近几年生猪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基本杜绝。

  三是养猪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已经达到4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快速发展,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

  但是,客观地说,目前养猪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生猪养殖场户年平均出栏规模小,还有55%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小散户提供。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加剧生产和市场波动,保障均衡供给难度很大。从畜牧业发展环境看,环保压力对规模养殖的约束趋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疫病对生产冲击不能掉以轻心,畜产品进口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如何看待当前生猪价格上涨?生猪价格变化一头连着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中央关心,社会关切。从生产看,2015年全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占全球产量近一半。全国有近4000万个养猪场户,养猪业对农民收入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养猪收入是农民很重要的收入来源。从消费看,猪肉是最主要的肉食品,在肉类结构中占64%。2015年猪肉人均占有量40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总的看,是前三年价格长期低迷的反弹,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因为养殖效益较好,规模场户补栏积极性开始恢复,有利于增加后期猪肉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尽管猪肉价格的高位运行将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生猪出栏的逐步增加,猪价将逐步趋稳,暴涨的可能性不大。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强疫病防控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多项措施,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生猪养殖有过热的迹象,对于养殖场户来说,要提高风险意识,既要理性补栏,不能盲目扩大产能,也要适时出栏,不要压栏惜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整合35亿资金重点支持玉米结构调整

  经济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玉米结构调整的问题,目前我们知道农民种玉米的收益要远高于其它作物,玉米调减后农民应该种什么呢?收益如何能够保障呢?还有,现在不可能再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农民种什么或不种什么,那么我们的调整目标如何顺利实现?

  潘文博: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调不调,调多调少,主要看价格,只要效益好,有钱赚,农民就愿意调。回到您提出的问题上,玉米效益好,调了之后农民种什么,如何保证收益,又如何推动这项工作呢?我们主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靠规划引导。去年11月份农业部制定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调减玉米,主要改种市场需要的大豆、青贮玉米、杂粮杂豆、马铃薯、苜蓿、优质牧草等作物,各地也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调整优化玉米结构。二是靠政策扶持。调整优化玉米结构需要市场信息的引导,但是更需要的是政策的扶持,这样才能让农民愿意调、调得动、稳得住。如何做到这一点?今年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农业部整合了35亿元的资金,重点支持玉米的结构调整,用于“镰刀弯”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的补助,目的是让改种青贮玉米也好、改种大豆也好、改种饲草也好,这些作物的收益与过去种籽粒玉米的收益基本相当。三是靠指导服务。农业部已经组织专家制定了分区域、分作物的技术方案,引导农民科学安排种植结构,同时也指导各地落实好替代作物的种子、配套的机具等物资,搞好余缺调剂,保证结构调整的需要。针对玉米改种大豆之后可能出现的除草剂药害问题,我们已经组织了植保专家制定了具体的应对方案,筛选了替代的药剂品种,确保后茬作物生产的安全。四是靠示范引导。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重点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示范引导作用,率先推广结构调整的技术模式。目前来看,市场信号的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的预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今年玉米结构调整现在看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据各地反映和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玉米主产省的玉米种植意向呈减少的趋势,是近13年以来玉米面积首次减少。过去是年年增,现在有一个好的势头。特别是玉米面积库存压力最大的黑龙江省,今年预计玉米面积减少1500万亩左右。

  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

  中国网记者:近些年我国大豆的进口量每年都在大幅增加,2015年已经达到8169万吨,我想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大豆?这些大豆主要从哪些国家进口的,进口的大豆主要用途是什么?今后发展大豆生产,农业部有什么样的考虑?

  潘文博:大家都知道,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源,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同时也是种地养地结合的重要倒茬作物,因为大豆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这些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确实是多了,有一组数据我给大家通报一下。1996年我们国家从大豆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大豆的净进口国。2000年大豆进口量就达到了1000多万吨,2010年就达到了5000多万吨,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连续突破了6000万吨、7000万吨和8000万吨的水平,去年大豆进口达到了8169万吨。8169万吨是个什么概念?它是国内生产量的6.8倍,大约是世界大豆贸易量的70%,是国内消费量的87%,这在所有农产品中进口依存度是最高的。这些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努力稳定大豆生产。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豆生产出现了滑坡。而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大豆的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生产不足,只能靠进口来弥补国内的需求缺口。专家分析,近三年我们大豆每年消费增量是800万吨左右,我们自己每年才产1200万吨。需求增量主要有三块,一是饲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三是食用大豆。专家分析,今后五年到十年,这三块还是刚性增长的趋势,但是年均增量是下降的,不会像前几年增速那么快。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还要不要发展国内的大豆生产?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我们国家是大豆原产地,种植历史悠久,而且消费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豆制品在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综合考虑大豆的食用特性、生态功能和种植替代性,我们认为应该保持大豆生产的稳定,不能轻言放弃大豆,这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选项。但是,大豆生产是个什么定位呢?大豆生产发展的定位就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的需求,同时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这不是追求大豆的自给水平,也不是与进口大豆相抗衡,目的是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近期我们部里要下发《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的目标就是“一扩大”“三提高”,“一扩大”是指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主要来自于玉米面积调减下来的这一块;“三提高”:就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大豆能不能种,核心还是在效益。在措施上主要采取五个方面:一是调整优化布局,把“镰刀弯”地区非优势区的玉米调下来,推行玉米和大豆轮作,构建合理轮作体系;二是推进科技创新,今年我们准备在东北、黄淮地区选择一批县搞绿色高产高效的示范点,创建一批亩产200公斤以上的高产示范典型。我们现在全国大豆平均亩产水平只有120公斤;三是完善大豆的扶持政策,主要是目标价格政策;四是建立优质大豆保护区,重点保护大豆的种质资源,保护生产能力,保护生产主体;五是要科学引导健康消费,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居民合理食油、用油。广泛宣传大豆食品的营养功效和保健功能,扩大国内优质大豆消费市场。

  找到生猪养殖保供给与保环境的结合点

  人民日报记者:现在大家都在提倡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很多省份也都出台了生猪禁养的措施,包括农业部也出台了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的意见;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障供给,现在猪肉价格上涨和前一阶段的调整是不是有关系,大家都很困惑。下一步我们的生猪到底该养还是不养,应该怎么生产,怎么健康发展?

  马有祥:当前来说,生猪养殖的环保压力确实是越来越大。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是传统农业的一大优势。原来养猪为了肥田,农牧结合得非常紧密。现在为什么养猪污染的问题突出了呢?它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原来农民既种地又养猪,现在相当一部分规模猪场就管养猪,种地的就管种地,所以经营主体分离了,污染的问题就来了,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废物处理这方面的规定越来越严,去年又出了“水十条”,所以养猪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对于生猪养殖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供给,我们现在要找的就是保供给和保环境的一个结合点,既要保供给,也就是要吃上猪肉,又要不闻臭味,找这样一个平衡点。近几年因为禁养、限养,生猪的调减量比较大。据我们了解,有10个省份已经启动生猪禁养区的划定。禁养区内的生猪规模场拆除搬迁的问题比较突出,这10个省影响了2000多万头的生猪出栏量,有一个省万头以上的规模场在禁养区内就被拆除27座,影响了40多万头的出栏量。所以说,禁养确实是给生猪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也是我们下一轮发展中应该正视的问题,我们要在补短板方面下工夫,如果环保方面不达标,生猪规模养殖可以说寸步难行。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政策需要发力的地方。猪不是要不要养的问题,而是要养好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中国养猪饲养量占世界的50%,这么一种主要的食品,对治国理政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不可能不养,关键是要养好的问题。

  猪价后市没有暴涨的基础和动力

  农民日报记者:我想请问马司长一个问题,目前猪粮比处于9∶1的高位,超过了国家的预警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根据我们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对市场的观察,您对后期猪肉市场价格的走势有什么样的预期?另外,国家是否准备采取措施来调控目前的猪肉价格?其实每三到五年都会有一个猪周期的出现,猪肉价格的过高过快上涨或过低下行,对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都有很大影响,我们是否有切实的措施,尽量减少猪肉价格大幅度的波动?

  马有祥: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对猪价变化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价格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波动。我们经常讲“猪周期”,“猪周期”是正常的,是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对价格作出的不同反应。回顾十多年来,生猪养殖经过了几个周期,大体上每一次波动都有它的相同点,也有它的不同点。第一个相同点,直接原因都是因为供给的减少,就是生猪养殖量下降了,供不足需了。第二个相同点是,在价格高峰的时候或者最景气的时候,价格会冲得很高。大多数年份,生猪价格在春节后会有所下降,但是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7年、2011年,还有今年,都是价格最景气的年份,价格在春节以后没有出现下跌,出现了反常的现象。几个周期不同的地方,我们分析,引起价格变化或者产能调整的原因是不同的。上两个周期,主要是猪周期加上疫病的影响。如果大家还有印象,一个是蓝耳病,一个是仔猪腹泻,本来猪周期在发挥作用,再加上疫病的影响,双碰头了,造成生猪产能的迅速调减。这一轮的特点跟原来不一样,虽然也有猪周期,但是赶上的是禁养,所以加大了产能下调的深度。

  关于猪价,去年3月份进入一个上升通道,9月到11月中旬期间有一个小幅下行,之后又恢复上行通道,一直到现在,尤其春节以后涨幅较快。刚才这位记者问到,后期的走势怎么样,会不会继续冲高或者暴涨?我们分析,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第一,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一二月份我们监测的种猪场二元母猪销量增加了近60%,这预示着生产能力的扩大。3月份第4周仔猪价格同比上涨了102.3%,翻了一倍,仔猪价格的上涨也会带动补栏积极性的提高。还有一个最新数据,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9%,能繁母猪存栏在连降近三年后出现企稳,环比持平。所以,从这三个指标看,产能在较快恢复。第二,从养殖成本看,今年推高养殖成本上升的因素,特别是饲料成本,跟以前不一样,这个因素弱化了。近期猪粮比价达到红色预警区间,很重要的因素是玉米价格的下调。如果按去年玉米价格每公斤2.4元计算,现在的猪粮比也还处于绿色区间。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的比重比较高,有60%-70%。现在的玉米价格降到2元左右,上涨可能性不大,所以饲料成本推动猪价上涨的因素基本不存在。第三,从疫病来看,比较稳定,没有大的疫情。疫病对养殖业的影响非常大,疫情稳定了,也是稳定市场供给的重要基础。第四,从需求来说,没有大的增长。因为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个宏观经济对消费拉动作用没有以前那么强了,对猪肉消费也有影响,所以需求上没有大的变化,不会大幅拉动猪价上涨。最后一个因素,猪肉的替代产品价格是下行的,禽肉价格基本稳定,牛羊肉和鸡蛋、牛奶的价格都是下降的。从以上五个因素看,今年猪价进一步暴涨没有基础和动力。

  种植业结构调整既要优化区域结构又要优化品质结构

  新华社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请问现在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如何?此轮结构调整与上几轮的结构调整有哪些不同?

  潘文博: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这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农业发展新要求和满足消费升级新变化的主动作为和顺势而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农业部正在组织编制《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这个规划期是2016-2020年,拟于近期下发。这个规划总的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引领、生态保护优先,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粮食产能,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发展格局。每次结构调整都有一个目标,这一轮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做到“两保、三稳、两协调”。“两保”就是保口粮、保谷物;“三稳”就是稳定棉花的自给率、稳定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稳定糖料的自给率;“两协调”就是蔬菜生产和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

  回到刚才您提到的问题,这一轮结构调整和前几轮结构调整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结构调整一共经历了四轮,第一轮结构调整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是家庭联产承包之后粮食连年增产,出现了相对过剩,但是棉油糖、果菜茶等非粮食产品是短缺的,当时信号非常明确,压粮扩经。第二轮结构调整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普遍提高,1991年出现了南方早籼稻为主的“卖粮难”的现象,但是优质农产品价格高、销路好,这轮结构调整的重点就是发展“三高”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第三轮结构调整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粮食产量创造历史新高之后,1998年达到了10246亿斤,粮食产量有三年超过了1万亿斤,“卖粮难”再次出现。国家实施的是战略性结构调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面积大幅度调减。1998年到2003年,这五年粮食面积减了2.2亿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面积减幅最大的一次,也是影响最深的一次。再说说第四轮,就是这一轮结构调整。粮食实现“十二连增”后,粮食供求关系改善,目前粮食总量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从三大主粮看,稻谷是平衡有余,小麦是基本平衡,玉米是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因此,这一轮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品质上,在稳定稻谷、小麦口粮品种面积的同时,重点是优化稻谷和小麦的品质结构,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数量上,重点是调减非优势区的玉米面积。

  “市场化收购”+“补贴”保持优势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农资导报记者:现在正值春耕大忙时节,很多农民都在徘徊不知道种什么,前几天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出台了,请问玉米的目标价格政策在什么时候出台?价格范围会处在什么区间呢?

  潘文博: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农民关心,社会关切。在3月28日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已经会同农业部、财政部、农业发展银行、粮食局等多个部门召开了一个新闻通气会,在这个新闻通气会上已经向社会公布了今年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内容。这次改革核心内容就是2016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怎么解释这句话呢?就是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生产与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这是第一层意思,就是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保持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目前,农业部正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好这项改革措施,保护好农民利益,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猪肉大量进口不必要、不合适也不可行

  央视财经频道记者:2015年的1月到10月,中国的进口猪肉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0%,而且进口的平均价是12.3元每公斤,相比同期国内22.8元的均价,在巨大的成本差异面前,对我国的猪肉生产有什么影响?

  马有祥:2011年开始,我国猪肉进口量增幅很大,但绝对量不大,去年冻猪肉进口不到80万吨,加上猪杂碎80多万吨,加起来160万吨左右。我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进口比例较低。关于猪肉进口的问题,我们有三个判断,一是大量进口不必要,中国人吃肉没必要靠外国,因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我国猪肉产量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改革开放初国内猪肉产量是1000万吨左右,现在是5487万吨,上了4个千万吨台阶,我们有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也有非常灵活的市场发展机制。这几年尽管有猪周期,但也正好说明我们的生产能力是足够的,如果供不应求,就没有猪周期了。二是大量进口不合适。生猪产业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近4000万户的养猪户,加上上游饲料工业,下游的屠宰、运销产业,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大量进口替代国内猪肉是不合适的。三是大量进口不可行。现在世界猪肉贸易量700万吨左右,日本、韩国、墨西哥等稳定依赖进口的国家,每年进口量400多万吨,剩余可进口的猪肉不超过300万吨,如果中国猪肉出现大的缺口,进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目前国内外猪肉存在比较大的价差,这是养殖成本不同造成的。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内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稳定生产和市场。

  大豆生产要在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上下功夫

  路透社记者:美国和南美都非常担心中国大豆面积的扩大会不会减少进口?另外,刚才也谈到出台大豆发展的意见,中国大豆的生产,到2020年会增长到一个什么程度呢?

  潘文博:我们大豆生产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的消费需求,油用消费基本是靠进口来弥补。在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大豆生产的目标就是在扩大一部分种植面积的同时,重点在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发展大豆生产,主要是结合这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把非优势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下来改种大豆,而且这些区域过去也是大豆的传统产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