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迎“摆渡客” 折腾过后想要稳定收益
- 发布时间:2016-03-21 04:29:40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胡爱善
“5%以上?没有,就连4.5%以上的产品都不多呢!你要买的话抓紧时间,很快就没有了!”最近记者在银行采访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随着央行在3月1日再次降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是延续之前的下滑趋势,多数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经跌到4.5%以下。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者购买的热情却依旧不减,甚至有一些大笔资金从股市中转移到银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了。
“在经历过股市的大起大落之后,投资者对固定收益产品需求增强,银行理财产品受追捧并不奇怪。”多位银行理财师表示,虽然产品收益低但却是比较固定的,可以给投资者确定的收益。
收益少了买的人却多了
杭州市民庄先生刚买了一家省内银行的理财产品。他说: “今年以来股市不断调整,后面的走势也看不清楚。放在股市里劳心劳力还要赔钱,还不如买点银行理财产品,至少跑赢CPI没问题。”
在2015年上半年股市扶摇直上的那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少人问津,甚至有一些客户理财产品到期后直接去炒股了,而现在很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都卖得不错,像庄先生这样由股市“摆渡”回银行的客户明显增多了。
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日前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增长,但收益率全面下滑。截至2015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中最赚钱的封闭式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跌破5%至4.69%。3月1日央行降准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在下滑。融360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首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至3.92%,跌破了4%的整数关口。
记者随机浏览了多家银行机构官网公布的理财产品,发现省内本土银行中,不少产品的收益率还是高于4%的。如杭州银行一款为期364天的产品,5万元起购,预期年化收益4.60%-4.65%。浙商银行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分为30天、90天、188天和363天四个不同周期,预期年化收益为4.3%—4.55%,5万元起购;如果是20万元起购,收益还会稍高一些。相比而言国有银行的产品收益率就要低了不少,在建行的“乾元”理财系列中,虽然可以按日计算收益,并按同期限设置了不同的收益率,收益最高的一档是大于180天的投资周期,给出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75%。
在杭州体育场路上一家银行内,记者见到了刚刚购买了上百万元理财产品的赵先生。“真是想不到,去年买这个产品时收益率在5%以上,还可以轻松买到,现在连4.5%都要预约抢购了!”旁边的银行大堂经理说,随着央行多次降息降准,现在资金市场利率不断走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跟随下跌。“本来以为收益率低买的人就少了,没想到反而现在买的人多了。”
折腾过后想要稳定收益
“2015年炒过股票,买过基金,还投资了原油和黄金,但折腾了半天发现最后还是亏钱的!”赵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去年尝试了许多投资品种,但最终收益率还不如一直持有银行理财产品不动。“猴年来了,理财师劝我就别再乱折腾了,不如将大部分资金放在银行理财产品上好了!”赵先生考虑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接受理财师的建议。“至少可以保证赚点利息钱吧!”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喜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用担心大起大落,回报也比较稳健,这类产品对我来说就不用太操心了。”家住杭州南星桥的陈大伯说,自己的这点钱说多也不多,在他看来,收益高低不如投资心情来得重要。“好的心情,比起那一点收益来说更加重要,像我们这种退休的人,衣食住行都不愁,何必为了多一点收益把自己的心情搞糟了。”
资产配置荒,这是2016年中国理财市场上的一大流行语。股市下跌、大宗商品下跌、货币市场收益率下跌,原本投资渠道并不充裕的投资市场可投资的产品似乎还在减少。楼市最近虽然大幅上涨,但依旧难成为老百姓投资的青睐对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够带来稳健收益的理财产品再次受到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根据风险偏好适当购买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只受到投资相对保守的老年人的青睐。银行理财分析师卓然认为,无论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还是已经步入中年的投资者,其实都可以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只不过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合理分配投资比例而已。
卓然表示,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可支配资金,因此可以积少为多,购买一些资金起点要求较低的理财产品,作为一种积少成多的资金积累方式。而对于那些事业有成的中年人而言,可以在配置家庭低风险资产时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毕竟产品保值,收益率又高于存款。在目前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选择购买一定比例的银行理财产品仍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认为:“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讲,风险需要分散,在配置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同时,也需要一些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这位负责人还建议说,考虑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还在下行中,因此在资金流动性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购买长期产品,这样可以及早锁定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