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在转型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
- 发布时间:2016-03-06 05:32:20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把手谈第一生产力
在长沙这座中部内陆城市里,“创新创业”早已融入城市骨髓,根基深厚。五年前乃至更久,长沙就一直致力于打造“创业之都”,让这座老百姓幸福感指数颇高的城市,成为人们的“创业乐土”。在长沙市委、市政府决策层心里,创新创业更是布局长沙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中关键词中的关键词。从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多次的科技工作调研、公开论述中,从长沙市市长胡衡华在今年1月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可深刻感受到“创新创业”的“长沙分量”。
长沙,湖南省会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增长极。在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竞争中,长沙市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坚定创新驱动理念,由“跟跑者”变成“领跑者”,把长沙打造成为创新创业高地。
为此,一是要打好组合拳,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向融合要成果,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二是要担当主力军,不断优化环境、提供保障,让园区、企业和个人都成为创新主体,承担起创新主力军的责任。三是要形成大合唱,各级党委政府和园区要提供坚强保障,强化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坚定不移真抓实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六个“未来”:
未来,我们将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优化创新空间开发体系。结合长沙高新区的试点、探索、实践,在全市进行创新空间开发体系布局,让创新空间与创新产业深度融合,把整个长沙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未来,我们要把在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五区九园”全面纳入自主创新示范区,引导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集聚;在城区和园区规划更多特色化创新载体,设立区域性、国际性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打造若干个具国际国内创新资源聚集能力的创新基地;大力推进校地共建、校地合作,加快大学科技园发展,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加速在长沙转化;抓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围绕公共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公共检测等方面建设平台,为科技成果走向市场搭好桥、铺好路。
未来,我们要围绕企业主体,优化创新资源集聚体系。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长沙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导、服务、培训;用好“3635”人才政策的同时,注重精准发力、“量身定做”,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团队、研发团队;鼓励校园内的科技人员、毕业学生以及科技成果向长沙集中,向企业集聚;让企业成为承担科研项目的主体、建立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企业牵头建设各类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联盟和企业科技园,鼓励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
未来,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创新产业培育体系。克服科研成果与应用转化之间的“创新峡谷”现象,确保人才引进、载体建设、机构引进、创新平台建设向产业聚焦;对国际最前沿、未来有前景、长沙有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大力扶持、加快发展,把来势较好的电子信息、新材料、3D打印、机器人、绿色建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抢抓国家实施“互联网+”计划的机遇,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加快制定和实施“长沙制造2025”;要发挥长沙优势,做好军民融合大文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科技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长沙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轮驱动”;把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结合起来,构建以工业设计、影视传媒、创意出版、动漫游戏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未来,我们要以环境为重点,优化创新服务供给体系。注重万众创新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注重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创新与创业有机结合。
未来,我们拟积极规划和推动长沙科技城建设,确保长沙科技城有载体、有项目、有成果、有形象。为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将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确保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的增幅高于全市经济增长幅度,并要高于上年增幅。支持建设起“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