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经济日报:让绿色成为发展最美底色

  • 发布时间:2016-02-27 06:4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曹红艳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冰雪消融,春芽在悄然成长。那满眼的绿,将扑面而来。

  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认识进步,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再到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中华民族为了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正化作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绿色进军的铿锵步伐。

  绿色发展,破解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方案

  通过实施逐步加严的环保排放标准,山东造纸企业从原来的1000余家减少为现在的不到300家,但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产量占全国15%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仅为全国造纸业排放的5%。

  山东造纸行业的“凤凰涅槃”,是又一个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的例证。只有污染的企业,没有污染的行业,这是坚持绿色发展带来的启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的体现,也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第二位基础上继续增长,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绿色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从基本国情出发,给破解促进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值得期待的中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开启以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环境保护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见的力度,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为发展构筑起“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

  对于“美丽中国”“绿色化”的一系列探索,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如此评价:“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

  绿色发展,实现永续发展的中国行动

  2015年初,被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环保理念的变革,由立法目的的表述可见一斑:过去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在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这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塑。一系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政策举措相继落地。

  政绩考核的“指挥棒”,越来越清晰地指向绿色低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2013年底,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去年8月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让各级领导干部耳畔警钟长鸣。

  守住生态红线,环保执法监管重拳出击。新环保法施行1年间,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案件8000余件,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近3800件。33个城市开展了综合督查,16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被约谈,一批环境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向污染宣战,全力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行动渐次展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3.1%、3.6%、5.8%、10.9%,“十二五”预期的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破解资源约束,循环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批准五批100个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六批4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五批100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区)。“十二五”期间,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身边事做起,绿色生活方式引领风尚。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杯水,垃圾分类投放,餐后打包剩余食物……越来越多的公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共识度不断提升,“最大公约数”正在形成。

  绿色发展,迈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全面小康,不仅代表更高质量和水平的生活,也意味着对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守住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绿色”跃升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色调。

  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将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为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从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到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都是为了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十三五”时期,将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六大领域,谱写出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以信息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它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的交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既是“十三五”发展的绿色目标之一,也是世界潮流所向。

  充分释放创新技术红利,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循环发展引领计划等所孕育的新动能,将在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中扮演重要角色。

  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的动员令已经发出,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将推进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个环节实现全面节约,进而在全社会树立起勤俭节约风尚。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装点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已凝聚起亿万民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让中华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经济日报记者 曹红艳)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