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稳步推进玉米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

  • 发布时间:2016-01-13 03:59:5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调整或者退出玉米临储政策,一定要综合考虑农民、消费者、企业的利益诉求,以及国家财政承受能力

  解决玉米问题,必须有全球化思维。应该培养我国自己的国际大粮商,使粮食企业、产业在“走出去”“引进来”中融入国际粮食市场

  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而在三大主粮中,玉米阶段性过剩问题最为突出。不少农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玉米市场所面临的困境,是国内外经济增速减缓、消费乏力和产量高速增长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玉米产业要脱困,需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

  玉米库存增加是上游产量增长和下游需求量增速缓慢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粮库已成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玉米主产区随处可见的风景,但仍然无法满足玉米收储的需要。众多粮食专家表示,缓解粮食收储难题,需要玉米上游和下游同时着力。

  从上游来讲,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农业部已经明确,2016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2020年玉米非优势产区种植面积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

  从下游来讲,要发挥深加工企业在粮食转化中的积极作用。吉林省去年收储压力巨大。为缓解压力,吉林省出台政策明确对省内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给予补贴支持,并将补贴标准由每吨150元提高至每吨350元。长春市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仓储部部长贾景林告诉记者,在下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加工补贴能让企业经营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他们公司现在基本满负荷生产。

  当前,玉米产业形势让调整和改革玉米临储政策变得紧迫。在连续实行了多年玉米临储政策后,国家于2015年下调玉米临储价格,为市场调节留出了合理的空间。这实际上是在为玉米临储政策改革探路。

  目前国内在玉米临储政策上已经形成改革的共识。多位专家表示,要稳步推进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农民增收对于粮食价格政策的过度依赖。现行的玉米临储政策具有保供给和保收益的双重功能,调整或者退出玉米临储政策,一定要综合考虑农民、消费者、企业的利益诉求,以及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同时,在改革或调整玉米临储政策时,必须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使种粮农民在改革中利益不受损失。

  辽宁省粮食局副局长滕增泰表示,要通过实行“价”“补”分离,玉米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玉米国际竞争力。但是,改革不能让农民利益受损,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直接补贴农民。至于补贴给承包地的人,还是补贴给种地的人呢?“在当前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应该直接补贴土地承包人。”滕增泰说。

  在粮食贸易全球化、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玉米作为国内外市场关联程度高的粮食品种,市场运行中的各种矛盾交织。解决我国的玉米问题,必须采取全球化的思维,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实现玉米供求基本平衡。

  相关专家表示,在临储政策的支撑下,国内玉米价格长期维持高位,而持续10多年的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周期已经结束,价格大幅跌落。去年虽然调低玉米临储价格,但是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仍然非常明显,直接导致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进口,严重挤占国内玉米市场份额,加剧了产大于需的矛盾。

  在坚持立足国内的前提下适度进口,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措施和有效手段,但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的矛盾,仍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专家建议,在全球贸易一体化不断扩大,国际国内粮食市场融合不断加深、竞争日趋激烈,应对内外交融、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应该有效运用国际粮食资源和科技成果,培养我国自己的国际大粮商,使粮食企业、粮食产业在“走出去”“引进来”中融入国际粮食大市场,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