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非遗的继承者
- 发布时间:2016-01-10 06:16:30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到2015年8月,全国已有250多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相继去世。与此同时,接班的年轻传承人数量还远远不够。寻找并培养非遗的继承者,是当前非遗传承中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项传承教育的新尝试——
画唐卡也能上大学
□ 佘 颖
唐卡班的开办,不仅解决了天祝地区的唐卡传承难题,也拓宽了学生的升学及就业渠道
甘肃省天祝县民族中学的教学楼里有一间华丽的展厅,里面全是唐卡,大小不一、颜色绚丽,甚至还有少见的黑金唐卡。
“这幅绘制的是白度母,线条优美,就是颜色不够匀称。”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才成对这幅唐卡略有些不满意。但让他自豪的是,当年画唐卡的学生已经考上了青海民族大学藏族工艺美术系。
这些年唐卡热日益升温,但唐卡绘制需要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文化底蕴,刚入门的孩子会被要求画线三年,年轻人往往坐不住、学不下去,传承出现断档。
2002年,天祝县民族中学开设了“唐卡绘画班”,让一些热爱唐卡艺术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可以学习藏民族的传统艺术。2005年,马才成应邀在民族中学设立工作室,并免费为“唐卡班”的学生授课。
工作室就设在展厅的对面,也是唐卡班的教室。里面静静的,十几名穿着绿色校服的学生正在细细描画。因为唐卡笔画极其繁复细致,有的学生眼睛都快贴到画纸上了。
唐卡讲究传承,当年马才成从小拜师学艺,甚至遍访青海、西藏等地的名师取经。这些学生却大都是半路出家,有的在进入民族中学以前甚至没有拿过画笔。他们的青涩对古老的唐卡艺术而言,却是新鲜的气息。
马才成很喜欢一幅张牙舞爪的腾龙唐卡,因为腾龙是汉族绘画的传统题材,但是用典型的藏族绘画技术来展现,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这幅唐卡的作者是一名汉族学生,跟着马才成学习三年之后也掌握了唐卡的绘制技艺。
不仅如此,“唐卡班”在教学过程中,既注意保持发扬传统唐卡艺术,又融合了敦煌石窟和汉族工笔绘画技巧,马才成觉得这小小的画室里形成了新的唐卡艺术画派。
10年来,马才成已辅导百余名学生继承了唐卡艺术。对这些学生来说,学会唐卡绘制不仅仅是传承了一门非遗技艺,也是升学的通道。
唐卡特色教学办学初期,民族中学就连续4年包揽了青海民族大学藏族工艺美术系分配给甘肃的21个名额。目前有超过50名唐卡班学生被省内外高校录取。对一个西部省份的县级中学来说,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今年,唐卡班学生又拿到了参加艺考生的资格,凭借唐卡画笔敲开高校大门的可能性更大了。
高三学生扎西的理想就是考上青海民族大学的唐卡班,继续学唐卡。他自幼喜欢唐卡,但是家里没有条件让他学习。来到民族中学后,他进入了唐卡班。虽然没有绘画功底,但是扎西很有灵气,平时也肯下功夫阅读藏文经典积累素材,几年下来已经是班里的“领头羊”。
“他的希望很大。”马才成对弟子信心十足。唐卡班的开办,不仅解决了天祝地区的唐卡传承难题,也拓宽了学生的升学及就业渠道,民族中学的特色教育也因此扬名,现在想要进入唐卡班得经过层层选拔了。
一位非遗保护专家的呼吁——
非遗,没人不行
“从近几年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大众对非遗在认识上比以前提高了,传承人受到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王智表示
早在十多年前,“非遗”还叫“民族民间文化”的时候,西安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便骑着自行车在乡间调查,奔波在非遗抢救保护的第一线,人送绰号“非遗搜索引擎”“非遗的百科全书”。
“非遗跟文物是截然不同的,非遗更重视对人的保护。传承人的离去对非遗保护来说是最大的遗憾,或许某个百年遗存的文化形态也就因此人亡艺绝。”多年来,王智一直坚持走访非遗老艺人,将一些濒危非遗项目通过活态传承即文字、音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保存,对西安鼓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庚辰、田中禾,秦腔传承人康少易、马友仙等几十名省级以上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记录保护。
他发现在非遗展示、展演过程中,人们特别关注手工制作。但是,“保护非遗应该是全面的,不当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并不会为保护和传承带来益处。”比如说,皮影的发饰、穿着、颜色、纹样等这些细节都是很有讲究的。离开了手工艺人的精雕细琢,就容易变得粗制滥造,而其承载的传统文化与手工技艺也会不断流失。因此,没有世代相传的传承记忆,缺少了传承人的手下功夫,单纯的商业化运作就对皮影的保护造成破坏。
王智觉得,中国非遗之所以能走向国际,受到海内外的推崇,更深层次原因还是人们喜欢它所富含的文化底蕴。他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根到底是要保护非遗所承载的文化积淀,弘扬中华文化的魅力。因此,传承人血脉的延绵不绝才是文化兴旺的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遗项目分为10个类别,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这些内容千差万别,但其核心是统一的,即为传承人及其身上承载的技艺、传习活动,尤其是传承人在传习技艺过程中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今天保护非遗就不光是要培养传承人的技艺和观念,还要影响社会各界对非遗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非遗保护绝不应该是单一非遗项目的保护。
“非遗保护毕竟是一项新的工作,而且内容庞大而复杂,应该怎么做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有些思路和方向是可取的”。王智在给非遗工作者讲课培训时经常说道,非遗传承是文化的传承,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保护非遗要从挖掘非遗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开始,从其根脉去探寻。那么深入到传承人传习活动中,接近他们的生活、贴近他们、帮助他们、走进传承人心里,了解他们了解非遗,才能有效地保护非遗和摸索、得到有效保护经验。文/雷 婷
一种企业与非遗牵手的新探索——
蓝花布, 今天怎么染
□ 李 丹
学非遗技能光有情结是不够的,没有出路,这份情结能持续多久呢?
湖南省邵阳县的蓝印花布,曾经是那里的居民最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旧时姑娘出嫁,嫁妆中必有蓝印花被,阳光中晾晒在竹竿上的蓝印花布是人们记忆中最绚丽的风景。然而随着机织洋布和现代印染花布的出现,邵阳蓝印花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1986年,最后一家蓝印花布印染厂在邵阳县五峰铺镇倒闭。
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结,尤其是对纯天然植物印染工艺的追求,让邵阳的蓝印花布又获得了新的生机。“现代人重拾对蓝印花布的喜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能否引进民间投资,破解传统技艺的传承困局?”邵阳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拥军说。
杨拥军介绍说,几年前,他们曾就邵阳蓝印花布整体性保护,找到一些企业洽谈,但一直没达成协议。直到2013年,湖南三力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答应筹建邵阳蓝印花布生产加工基地,困扰他多年的传统工艺保护难题才有了解决办法。
由于目前民间艺人或传承人大部分都是手工加农户的家庭作坊式加工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效率低下的现象。但一旦换成机器生产,又丧失了手工特色,这也是许多手工艺行业不能形成规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形成规模,又没有大的经济效益,也就不能吸引更多资金支持,传统手工艺还是很难传承下去。
为了避免在工业生产中丧失传统手工技艺,三力达公司特别聘请了蓝印花布传承人蒋良寿做技术指导,以将传统印染技艺全部保留下来。杨拥军表示,在三力达公司的支持下,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进校园活动也在轰轰烈烈的开展着。“邵阳县工业职业中学的服装班专门开设了蓝印花布专业,邀请传承人为学生进行蓝印花布技艺的指导。去年,在市里组织的艺术节上,蓝印花布表演方队反响热烈,许多不是服装班的学生也跑来学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了。”
杨拥军说:“我们的两位省级传承人,每人都带了许多徒弟,现在这些徒弟们也有了自己的徒弟了。”不过,杨拥军对蓝印花布非遗技艺的传承依然有些担忧:“蓝印花布的市场确实不大,这也是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来学的多半是怀有一种情结,但这种情结还能持续多久呢?”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们在蓝印花布的现代产品开发上获得了成功,在去年举办的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中,他们设计的以蓝印花布为主要材料的古典旗袍、时尚女装以及手包、娃娃、抱枕等产品,获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