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商业困局困在哪

  • 发布时间:2015-12-31 04:33:1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徐蒙

  电商是发达国家先起来的,为什么纽约第五大道梅西百货人头攒动,伦敦牛津街哈罗德百货还是排在大本钟之后的当地第二大景点?反观上海南京路、淮海路不少店铺营业员比顾客多?“这些曾经外来购买力占2/3的商业街遇到困境,还是要从经营理念、体制机制的有效供给上找原因。”对于眼下实体商业的危机,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思政认为需要找深层次原因。

  上海实体商业的危机与变局,如同一滴水珠,折射中国经济中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微妙的变化。

  似乎一夜间,中国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客源国,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更是成为中国客源输出的主力;似乎一夜间,中国人买遍全球,而且境外消费从过去的奢侈品,发展到包罗万象的日用品。

  在上海,一方面,从大超市到便利店,从高端百货到电商店铺,似乎什么都不缺;另一方面,无论看哪种渠道,似乎什么都缺。国外的众多商品,成了我们“必需品”。“我们面临的,既是商品过剩,又是新一轮的商品短缺。”

  其实最早是在上海世博会时,王思政就发现世博会上卖掉的商品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但在其中,中国单件商品价格一般在十几、二十元人民币,而发达国家展馆,动辄上千元人民币的创意商品,经常脱销,不管是一个开瓶器,还是一瓶香水,都堪称艺术品。

  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各个经济体同台交流的盛会。当世界上五花八门的“艺术品”,与中国生产的廉价旅游纪念品放在一起,消费者突然有了比较。

  世博会结束,“十二五”开局,上海比全国更早进入经济新常态,更快速、更深度地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因此,这种比较和由比较而来的消费选择变化,在上海微观市场迅速显现。

  最近,中央多次强调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这一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改革方向,令王思政倍感振奋。

  供给侧改革,其实指向的目标是消费,只有通过努力增加有效供给,才能拉近已升级了的消费需求,与尚未升级的供给端之间的差距。这样,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方才可以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良性影响,直至带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上海是全国最早面临新一轮商品和服务短缺的城市之一,因此应该率先在供给侧改革领域发力。

  从商业领域反映出的问题看,最主要、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国际消费城市,将成为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位之一。在此过程中,除了商品和服务供给升级外,还需高度重视安全供给,比如食品、药品、交通工具、住房等,国内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都有高度期待,而这其实,是商品留住消费需求的一种最基本属性。

  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背后,还存在价格供给的短缺。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偏高,名牌商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较慢的网速下上网资费却高,这些都是典型的价格供给问题。解决价格供给矛盾,需要打破垄断,降低供给端的成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

  创新供给,也是有效供给的重要来源。未来的上海,业态创新将层出不穷,比如共享经济满足新的消费需求。

  制度供给,将增加有效供给的保障。从产权制度、财税制度改革,到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以及包括反垄断在内的市场法制环境建设,这些市场的“细节”,决定着有效供给能否持续增加,也决定着供给侧改革能否真正到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