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栉风沐雨五载路 砥砺奋进谱新章

  • 发布时间:2015-12-25 04:31:43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王太伟 张建  责任编辑:罗伯特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作为内陆省份的贵州,曾经一度被贴上“三不沿”的标签,对外开放水平、外贸依存度低。“十二五”以来,在以贵州省商务厅厅长申晓庆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全厅上下全面贯彻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主基调、主战略,秉持“用好各类开放通道、引入更多对外开放资源”的理念,把改革开放作为“两加一推”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抓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谋篇布局贵州内陆开放,谱写了贵州省开放型经济新篇章。

  凡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贵州省经过这几年的后发赶超,开放型经济呈现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利用外资高速增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对外开放载体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的新局面。他们强化与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的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为牵引,形成区域成片连通、国际国内市场融合的市场发展格局。通过共建园区、结为友好省州、经贸交流推介等多种途径,重点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加强与瑞士、德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和东盟等区域的合作,构建起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马齐驱助推贵州驶入对外开放快车道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引进外资、发展对外经济和贸易等方面成绩斐然,形成了三马齐驱的可喜局面。

  对外贸易成果丰硕

  贵州省商务厅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推动贵州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部署,加强与贵阳海关、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贵州省国税局、贵州省外汇管理局等涉外经济部门的协作。将扩大外贸经营主体、调整贸易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深入推进外贸基地建设、强化会展经济等方面作为推动贵州外贸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丰硕成果。预计“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实现货物进出口额43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2.6%,年度平均增速为33.3%,年度增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和西部,位列全国第四。其中,出口额355.2亿美元,同比增长362.5%;进口额80.6亿美元,同比增长60.2%。外贸依存度由2011年的5.1%提高至2014年的7.1%。

  贵州外贸经营权企业由“十一五”末的近1886家增加至当前的5655家,进出口实绩企业由2011的346家增至2015年10月的559家,其中进出口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43家。目前,贵州省建设培育外贸生产基地国家级4个、省级25个。“十二五”期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额207.6亿美元,较“十一五”期间的55.4亿美元增长274.7%;农副产品累计出口15.1亿美元,较“十一五”期间的5.7亿美元增长164.9%。

  贵州在深度开发亚洲、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了拉美、中东、非洲、俄罗斯、东欧等新兴市场,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与贵州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发展到190多个。

  创造外资“洼地效应”

  贵州省用硬手段改善软环境,创造“洼地效应”,不断提高和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对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15年底,实际利用外资将达到25亿美元,从2011年的6.73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25亿美元,五年内利用外资增长达270%。

  目前,贵州形成了以第二产业发展为主,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利用外资格局,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齐头并进。2010~2014年,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占贵州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7.8%,五年内年均增长率达78.2%。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占贵州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8.6%,五年内年均增长率达48.8%。

  贵州省商务厅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加强项目库和客商资源库建设,引进了台湾富士康、香港华润、美国空气化工等世界知名企业,签订了一批重点项目。坚守生态和发展的底线,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医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产业。

  该省还加强与瑞士、德国、美国、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与各国驻中国使(领)馆、商协会、投资促进机构合作,开展“小分队招商”、“上门招商”、“以商引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让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2010-2014年贵州省共有107家外资企业增加投资,金额为24.4亿美元。

  对外经济显著增长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商务厅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投资与贸易有效融合,积极参与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面向全球、突出重点,互利共赢、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推动了贵州企业走出去步伐,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各行业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业务,以点带线带面、抓大促小、做大总量。五年来,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额显著增长,对外经济合作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十二五”末,贵州省对外投资企业由2010年的13家,增加至70家,对外投资主体增长5倍。中方备案投资总额由2010年的995.87万美元增加至98785.99万美元,增长近100倍。累计对外直接投资由2010年2034.89万美元增加至42526.59万美元,增长20倍。对外经济技术完成营业额由2010年22003万美元增加至80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8%。

  建立健全了由商务、发改、经信、外事、财税、国资、外管等部门组成的贵州省对外经济合作工作联络机制,研究制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规划。完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机制,协调解决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电商开启贵州“加速度”模式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商务厅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带动消费增长,帮扶农村脱贫的重点战略部署,成立了电商发展领导小组,筹备召开了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全面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战略部署,攻坚克难、先行先试,全力打造中国电子商务贵州版。

  2012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2.129亿元。2012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企业累计425家,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千人,电子商务服务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2万人。

  2013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26.595亿元,贵州省电子商务企业累计642家,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7千人,电子商务服务带动的就业人数近4万人。

  2014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58.5亿元,网络零售市场超过300亿元,其中贵州产品网络销售22亿,全省新增电子商务企业461家,总量达到1100家,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电子商务服务带动的就业人数近6万人。

  2015年1~10月,贵州省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694亿元;网络零售额76亿元。在“双11”活动中,贵州省交易额为15.65亿元。

  为强力推动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贵州省商务厅积极推动贵州省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2015年8月20日,贵州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电子商务农村的应用普及、新型高效的农资电商O2O渠道建设、生态产品电商化供应链打造、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发展等方面与阿里开展合作。

  2015年9月,贵州省商务厅先后与苏宁、京东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在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网络、农产品进城、O2O体验中心、互联网消费金融、智能绿色物流、互联网人才培养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推进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发展,促进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1+7”吹响贵州开放型经济发展“集结号”

  2015年8月,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贵州省建立了以全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为牵引,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遵义综合保税区(筹)、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的“1+7”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旨在化零为整,由“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转变,顶层设计整体谋划,聚集优势资源,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按下“快进键”,跑出贵州“加速度”。

  2014年,“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以1.2%的国土面积、3.7%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省9.8%的工业总产值、12.6%的固定资产投资、6.6%的财政收入、8.5%的外贸进出口额、11.2%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015年上半年,上述指标的比重分别攀升至11.1%、19.15%、6.98%、22.79%和35.99%。目前,入驻“1+7”平台的世界500强企业7家,中国500强企业30家。

  贵州省商务厅积极争取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等部委支持,做好专题请示汇报,针对性提出需求清单,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集成施策、督促考核、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合力,为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先行先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推进平台内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为引资引智引才奠定基础。“‘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主动力,是稳增长、促发展、走前列的主引擎,是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是升华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是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先行区。”申晓庆表示。

  口岸体系完善助力贵州经济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口岸开放体系不断扩容,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空运口岸的基础上,增设了遵义新舟机场临时开放口岸、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贵州省商务厅与贵阳海关、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贵州省国税局、贵州省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已基本完成贵州电子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建设了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实现了贵州电子口岸平台与各口岸查验单位现有信息平台的技术连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一次录入”,具备了口岸宣传、口岸执法的基本功能。“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外贸进出口额和口岸吞吐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14年贵州省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8.143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30.45%,相当于2010年的3.44倍。目前,贵州有国家级外贸基地4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省级外贸基地14个,公共服务平台49个。

  贵广高铁、兰渝高铁、渝黔铁路新线、兰海高速、厦蓉高速、杭瑞高速等陆路通道的相继贯通,龙洞堡国际机场为龙头的“一干十三支”机场运行格局,“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水运主通道的建设升级,为贵州建设对外开放新走廊提供全面的立体交通网络,也为贵州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设进程,打造国际贸易新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目前,贵州形成了以能源、化工、有色等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以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工业多点支撑经济增长的格局。

  开发区打造贵州发展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贵州省开发区面临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贵州省商务厅主动适应新常态,凝心聚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坚持以加快基础建设、努力改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同步加快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贵州省开发区建设呈现出总量扩张、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的态势,对贵州省经济贡献率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贵州开发区数量迅速增加,省级以上开发区74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开发区71个,较“十一五”增加59个。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11~2014年,全省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1889亿元、3589.56亿元、5462.80亿元、6501亿元,预计2015年完成7541亿元,年均增长36%。

  目前,贵州省已有30个开发区年营业总收入(或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贵阳高新区和遵义经开区超过700亿元,贵阳经开区和白云开发区超过500亿元,息烽、开阳、仁怀等3个开发区超过300亿元。

  大力推进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开发区基本达到“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要求,并充分考虑与所在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衔接。截止到今年10月,贵州省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32.4%。累计建成标准厂房2196.7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入驻企业2660家。

  截止2014年底,贵州省开发区累计注册外商企业117家,企业注册资本75.2亿元,引进500强企业104家。2015年1~10月,贵州省开发区引进外商投资122.93亿元,进出口到货供货总值38.91亿美元,其中进口10.13亿美元,出口28.78亿美元。

  不断加大各开发区技术改造力度,积极营造区域创新体系,探索构建开放型创新服务平台,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5前三季度,贵州省开发区企业技改投入资金391.02亿元,企业专利授权2927件,重大项目829个,研发、技术中心260个,拥有省级以上知名品牌或著名商标502个,研发投入186.61亿元,科技创新平台535个,各类科技创新企业孵化面积为661.9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50个。

  结语:

  “十二五”的5年,是贵州商务工作攻坚克难的5年,也是飞速发展、成绩卓著的5年,更是贵州省开放型经济滋生发展、后发赶超的5年。“十三五”期间,贵州将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高铁经济圈带来的发展机遇,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依托综合保税区探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继续发挥开发区经济增长极优势,完善口岸大通关建设,重点打造贵州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主引擎。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处在云贵高原的贵州将始终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的重要抓手,矢志不移,敢于担当,踏上新征程,谋求新发展,发出贵州好声音,展示贵州新形象,跑出贵州“加速度”,真正把贵州打造一个利于和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风水“贵”地!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