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将社区中小微零售 银行业务做到底
- 发布时间:2015-12-09 11:35:36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物素描
李光安,陕西人,个高、短平头,今年50开外,毕业后,一直在金融机构工作。1993年,李光安来到深圳,在深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任职;2005年,深圳农联社和辖属18家信用社合并改制,成立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任该行副行长、主持工作;2007年起升任行长;今年,该行董事会换届,任董事长。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蔡良焕 李 琳
它是深圳的草根银行——拥有3万多名自然人和210多家社区企业股东。它是生于斯长于斯,生得久长得好的本土金融机构——前身为成立于1952年的深圳农村信用社,至今已有63年的历史;奉行稳健经营、质量优先,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和它性质相似身份相当的深圳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和它一块分家的深圳发展银行(深发展成立时,市里把原特区内的农信社网点都划给了它),已先后被平安银行收于囊中。它是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之外,第三家总部设在深圳的商业银行。
它就是深圳农村商业银行!
今年12月9日是深圳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成立10周年的日子,在这个喜庆的日子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该行董事长李光安先生。
记者:再过几天,就是深圳农商行成立10周年的喜庆时刻,您是怎样一种心情?如果请您对深圳农商行成立10年来的发展作一个基本评价,您会怎样说?
李光安:说到心情,应该是蛮高兴、蛮激动的,毕竟深圳农商行是从农联社发展而来的,是一家有了60多年历史的“老店”,而农商行成立10年来的发展又一直稳扎稳打,在市场的厮杀中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获得股东的首肯和客户的认可,心里感到欣慰。
深圳农商行10年的发展可以用稳健两个字来概括。10年间,我们的总资产增长了3倍,净资产增长逾5倍,年均净资产回报率达20%以上。10年来,股东每年从农商行获得丰厚的分红,股本规模从当年的1扩大为如今4.24股,但是,我们从没有向股东增资,没有向社会融资,也没有通过发债扩大规模,我们的发展完全靠利润留存转化的资本自我积累来实现,股东对我们的发展和投资回报比较满意。
深圳农商行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受到客户的认可。目前,我们在深圳的网点有近200个,位居第一;10年间,外地城商行蜂拥入深,但我们的市场份额仍稳定在深圳市场的4%左右。2015年,我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位居405名,跻身世界银行500强之列。
记者:深圳农商行10年发展成绩斐然,回顾10年发展历程,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归纳、总结?
李光安: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和心得可供总结和归纳的话,我想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是始终坚持质量优先、稳健经营。深圳农商行过去10年的发展可谓不紧也不慢,我们提出的“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经营理念和“质量优先、适度规模、专注服务、保证效益”的发展观,被实践证明是适合我行发展,也是符合股东长远利益的。
二是坚持深耕社区和中小微企业,做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的零售业务。深圳农商行是草根银行,个人客户达70%以上,在获得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出了直接贡献。
三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深圳农商行完成了从传统农村信用合作社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改制成立后,股东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任命了经营班子,企业法人治理的边界逐渐清晰,董事会负责战略规划,负责银行发展方向重大决策的把握,经营班子负责执行,把董事会的要求、目标分解下来,推动落实。改制后,农商行决策民主、流程规范,权力受到制衡、风险得到控制。
记者:深圳是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金融业竞争相当激烈,农商行如何在规模、实力、人才等方面都不具优势的情况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那片“蓝海”?
李光安:深发展成立的时候,市里把农信社原特区内的分支机构都切给了它,也就是说,深圳农商行在深圳原“关内”地区的业务是空白的。我们1998年才开始在原特区内组建业务网点,现在有20多个。但是,重返“关内”之初,我们发现,这里高度商业化、市场化的环境,我们不太适应,那么,怎么办?只有立足于长处。我们的长处是什么?一个是零售,零售的服务、零售的产品,要做到我们过去做的小而精、小而活。同时,这个小而精、小而活,还要把我们的特色放进去,而我们的特色就是做小微企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做一些别的金融业务,这方面,我们不占优势,但没什么捷径可走,那就咬咬牙、硬着头皮做下去,靠我们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以时间换空间,逐渐获得客户认可。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这是我们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或者说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新生代客户他更认可你这家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契合程度。这一块,我们没有落后。我们引进的系统客户操作的便利性和感受度都很好,我们的网银服务,中小企业开通率非常高,达到了85%到90%水平。
记者:贵行的名字冠以农村商业银行,前身是深圳农村信用社,但深圳已经没有农村,这种情况下,贵行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和业务的触角?
李光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原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就已经开始,及至九十年代,农业产值比重逐渐萎缩,农业金融需求逐渐减弱,因此,我们在农信社时期已完成从服务三农到服务非农经济的转变。农信社时期,基于资源状况和风控能力,主要经营活动在原农村地区(现在也称“社区”),无论是人缘、地缘,我们都有优势,社区居民对我们的认同感非常之高,由此形成了长期的业务关系。深圳农商行成立之后,我们的业务重点依然在原“关外”的社区居民和中小微企业,业务重心依然落在零售银行上,即以中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做好零售业务。社区对我们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这是一种错位经营,也发挥了农商行的最大优势。
记者:深圳农商行确定了“社区零售”、“科技兴行”、“跨区域经营”三大策略,这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执行的成效如何?
李光安:“社区零售”是历史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我们八成以上网点在原“关外”的社区,你不可能抛弃社区再去另外的地方设点;我们的客户,历史上讲也一直在社区,甚至我们的股东,大部分也来自社区,这对我们是一种天然的选择。
那么,是不是社区就没得做了呢?不是!传统的社区,它本身也在升级,有了现代企业的雏形,同时它的基础跟十年、二十年前已截然不同,很多资产是几十亿在运作;另外,它也面临新的机遇,除了社区股份公司,现在还有很多新的企业出现,这是国家支持“双创”的结果,也是本行业务发展潜力所在。
现代金融离不开科技力量支撑,“科技兴行”是对深圳农商行发展的现实要求。实践证明,但凡科技手段应用得早,业务也一定发展得快。这方面,我们是尝到甜头的。
我们第一代核心系统上线是1998年,第二代核心系统上线是2010年。每一次新系统上线,都给客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更丰富的产品,对我们进行风险管控,也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没有它,做什么都不可想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第一代系统上线,当时我们全部网点的日交易量加起来是2万笔,它的处理能力是日交易量20万笔。但是没有想到,不到3年,就突破了,不得不进行升级,连续升了几次,到最后不能支撑,只好更新换代。第二代系统上线,高峰时期虽然日交易量多达900多万笔,但我们依然从容自如,得心应手。
至于跨区域经营,一个现实的考虑就是,可能我们在深圳的发展空间会受到挤压,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腾挪。恰好这个时候,深圳进行产业梯次转移,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跟着企业走出去,为他们提供金融支持,得到共同发展。目前,我们在广西开了2家一级支行、发起成立4家村镇银行,可以说刚刚落脚,但是,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
记者:在业务发展中,深圳农商行奉行“质量优先,适度规模、专注服务、保证效益”的理念,在您看来,银行的发展,在质量、规模和速度之间该取得怎样的平衡?
李光安:说句实在话,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总的来说,我觉得质量是第一。没有质量,效益和规模无从谈起。质量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质量很好、步子很稳才能走得扎实。
记得农联社跟农行脱钩的时候,农联社的不良率到了百分之四十几,当时正值主持业务工作头两年,我一半以上的精力都花在清理不良资产上。我觉得,被它拖住以后,你根本顾不上去考虑怎样发展。其实,一家银行,它的风险传导非常之快,看看世界上那些银行案例,百年老店说倒就倒,令人触目惊心。我认为,看一家银行发展好坏,你不要看三年五年,要看十年二十年。银行的发展应该以十年为一个刻度,这十年你质量维持稳定,不大起大落,不出现大的风险,才算你好,这是这个行业对我们天然的要求。
在重质量前提下,要适度规模。为什么讲适度规模呢?因为首先有质量约束,你不可能走太快;其次是资源配置,像我们这样的中小行,不可能冲得太狠。那么,反过来,如果你是一个比较适中、适度规模,你就比较从容,回旋余地就比较大。
另外,我要说的是,在深圳农商行,我们要的规模,一个是真实的规模,不是某个时点数,再一个是可持续的规模。
记者:当前,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面对互联网浪潮,深圳农商行的“互联网+”之路该怎么走?
李光安:互联网金融其实挺难的,就是大家还没搞清楚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样的,还在争论到底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现在最时髦的是O2O,线上线下,大多数银行做的是把金融产品搬到互联网上去。这一块,我们在做,而且有些做的还不错。一个是网上支付。今年“双十一”,我们第三方支付交易总额超过1亿元,其中支付宝交易达27万笔。一个是网上理财。我们的理财产品八成以上份额通过网上销售,有一款“i淘金”基金可以随时买随时赎回,很受欢迎。另外,我们还做网上贷款,其中的“信通小时贷”,最快1个小时放款。同时,我们小微企业基本的业务流程也正往网上搬。不过,互联网金融这一块现在很难突破,无从研究业务怎么创新,眼下还是先把金融互联网做好,等条件适合再谈互联网金融。
记者:今年10月,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时候,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再设置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此项调整对贵行今后的经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终于来了,贵行可有应对之策?
李光安:应对利率市场化,要建立一套机制,包括资产的定价,还包括流动性的管理。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业的竞争主要在资产端,而不是负债端,就是有好资产,你就占了先机,这是我们的一个挑战。另外,对于优质资产,如何把握,如何评估,也是一个挑战。再有就是议价能力,也就是说你在负债端的话语权。
深圳农商行份属中小银行,利率变动会偏大,会直接影响到流动性管理,应对利率市场化,第一要狠下内功,对整个机制框架管理手段工具全面更新、提高;第二要建立一支有专业知识、丰富经验的人才队伍;第三要建立与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拓宽业务渠道;第四要加强流动性管控;第五要寻找好的资产、好的客户,那是今后业务发展的核心所在。
记者:您对深圳农商行的下一个10年有怎样的憧憬和展望?
李光安:下一个10年之路怎么走,我们内部经常讨论。我们其实是一家特色鲜明的银行,就是加了“社区”这样一个修饰词。下一个10年,这个鲜明的特色要保持下去,让大家一说到深圳农商行就知道这个行是个什么样子,做什么的,知道你哪项服务不错。如果这样,我们就成功了,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第二,我们的服务要提得更高,产品更具特色。围绕社区、零售、中小微这三块,改进我们的产品,完善我们的服务,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再有一个,就是要跟上潮流,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平台,提供更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与时代同步。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