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治理太湖任重道远 以渔净水大有可为

  • 发布时间:2015-10-23 07:31:5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烟波浩淼的太湖,是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沿湖流域百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之后,太湖的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让太湖碧波美景展现在江南大地,太湖流域各地和省有关部门坚持不懈铁腕治污、综合施策。去年以来,我省更是把太湖治理作为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实践的重要内容,努力将太湖治理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

  面对新期待,为了更好地保护太湖水环境,有关部门纷纷创新举措。作为太湖渔业管理部门,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太湖渔管办”)在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直接领导下,探索实施了“以渔净水”的生态治理模式,在太湖生态治理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为保护“母亲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动作为

  发挥渔业功能治理太湖水

  太湖渔管办负责管辖全太湖2338平方公里水域的渔业活动,范围涉及沿湖江、浙两省苏州、无锡、常州、湖州4市9个区(县、市)。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太湖渔管办充分发挥行业特点,积极行使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探索和实践适合水污染治理的方式和方法。省太湖渔管办主任王小林介绍:太湖渔管办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以渔净水”的思路,即利用鱼类滤食藻类,抑制藻类的过快分裂繁殖生长,降低湖体藻密度。通过鱼类的生物转化功能,把蓝藻转化成人类可以食用的鱼肉蛋白,最后以捕捞形式将固定在鱼体内的氮磷元素从湖体内分离出来,从而降低湖体内的总氮、总磷,切断蓝藻分裂繁殖营养链,最终达到降低蓝藻暴发频率直至消除蓝藻暴发的目的。藻密度降低后,水体透明度提高,湖底水草群落出现,健康的生态系统重新建立,真正达到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水环境的要求。

  其实,“以渔净水”的探索在国外早有先例。目前,湖泊水污染治理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等三种手段,其中生物治理虽然见效较慢,但是易操作、成本低、易大面积实施、对环境无副作用,在湖泊水污染治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009年初,在省财政厅、省海洋渔业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太湖渔管办在蓝藻爆发的高发区集中放流了各类鱼种158.1万斤,其中放流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147.8万斤,约占总放流数量的93.5%。不到半年时间,这些鱼儿已经在遏制蓝藻方面展现神通。据环保、水利等部门监测,当年太湖蓝藻暴发的频率和范围较往年有了明显的降低,同时,由于蓝藻的密度下降,水体透明度得到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得到恢复。

  除了鲢鱼外,银鱼、翘嘴鲌、草鱼、鲤鱼等也是主要投放种类。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家称:投放多个品种,不仅有助于合理调节鱼类种群结构,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还能提高渔产品附加值。比如,太湖大闸蟹是我国著名的河蟹品种之一,历来被誉为蟹中之珍品。但野生太湖蟹在太湖已难觅踪迹。2009年,太湖尝试在湖中投放了扣蟹和蟹苗大眼幼体,结果喜获丰收。纯天然野生太湖蟹的品质、色泽、口味等各方面均优于养殖河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河蟹出口经销商慕名前来求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难得场面。

  整合资源

  “放鱼节”凝聚各方力量

  今年1月19日,第七届太湖(苏州)放鱼节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陆巷外婆桥码头启动。整个节日活动延续到3月底,吸引了热心群众和爱心企业的参与热情,期间共计放流花白鲢、草鳊鱼等鱼种约160万斤、1200万尾。

  如今,连续举办7届的太湖放鱼节作为展现太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社会参与保护的一个平台,每年都会吸引环太湖地区的众多爱心单位和群众踊跃参与,“放鱼节”已经成为一项饱含民生诉求的民心工程。

  太湖放鱼节之所以能够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太湖水环境治理,离不开太湖渔管办创新理念与积极组织。一直以来,太湖是沿湖流域人民群众的“母亲湖”,备受大家的关注。太湖渔管办会同沿湖两省4市地方政府通过放流来实现“以渔净水”的目标,并以此为契机凝聚人们热情,共同推进太湖生态保护。从而改变了以往由太湖渔业管理部门单独实施鱼种放流的传统模式,将业务工作同社会公益、企业文化、宗教慈善、少儿科普等活动结合起来,从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

  在2009年第一届太湖放鱼节时,太湖渔管办联合沿太湖各市政府部门,以“美丽太湖 生态太湖 和谐太湖”为主题,树立了“治藻、控草、怡情、美水”的理念,吸引具有爱心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认捐花白鲢鱼苗,治理太湖蓝藻。此后每年的2月底至3月底之间,太湖渔管办都会在沿湖苏、锡、常、湖4市范围内与有关企事业单位举办丰富多彩的专场认捐放鱼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少儿科普放鱼活动、企业单位爱心认捐食藻鱼、善男信女慈善放养护生活动、青年志愿者放鱼活动、机关女干部爱心放鱼活动、爱心市民亲水行等系列活动,扩大了社会参与太湖生态保护的范围和影响力。

  放鱼节将“健康自然、乐善好施、安居乐活”的理念植入沿湖百姓的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在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太湖的事业中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从前6届放鱼节的统计情况来看,共计投入放鱼费用6364多万元,投放花白鲢等各类鱼苗912余万斤,19241余万尾。其中,社会各界爱心认捐款约390余万元,折合成鱼苗约640多万尾;连续参加放鱼活动的单位多达上百家,参与捐款的群众数以万计,放鱼活动的社会认知度、群众的参与度和渔民的富裕度大大提高,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

  科技支撑

  提升生态治理科学化水平

  科技是提升渔业净水成效的可靠保障。为此,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牵头下,省太湖渔管办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13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太湖渔业科技创新联盟,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研发实力,探索生态净水的新路。2014年,经过与省发改委、省太湖办的沟通协调,太湖治理专项省级统筹项目——太湖鱼类抑藻生态净水项目全面启动。这一项目是省政府立项,省海洋与渔业局指导,太湖渔管办具体实施的治太重点项目,专项资金达2000万元,是太湖历史上在鱼类生态净水方面获得的最大一笔专项经费。

  太湖鱼类抑藻生态净水项目是太湖渔管办运用科学数据和研究结论支撑“以渔治水”的一次重要尝试。近几年来,太湖水域每年都要放流鱼苗以净化水质,但这些鱼苗多向外地采购,运输路途遥远影响成活率。与此同时,渔业管理部门在实践中还发现,如果单纯将鱼苗放入茫茫湖水,可能还没长成,就被其他鱼类攻击或被捕捞上岸。如何在本地育苗?鱼苗何时放入太湖最为合适?小鱼苗长大过程中能吃掉多少蓝藻?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科学性论证、项目化推进。

  在太湖渔管办的精心筹备下,太湖鱼类抑藻生态放流项目采用了太湖放流鱼苗种分级培养技术:在藻密度较高的湖区,利用网围或网箱将夏花鱼苗培育成一龄鱼种后实施放流。这种方法在国内大型湖泊治污和放流方面属首创。项目的实施,使放流鱼从幼苗开始即利用太湖天然饵料,成为名副其实“食藻鱼”。

  2014年,太湖渔管办在藻密度相对较高的梅梁湖三国城水域设置2万亩围栏培育花白鲢鱼种,在藻密度最高的竺山湖和贡湖水域设置2000只封闭网箱培育花白鲢鱼种。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管护,当年网箱培育一龄鱼种平均产量达400公斤,规格达到每公斤10尾。围栏区鱼种生长情况略比网箱好。项目共计产出一龄鱼种3248吨。据此推算,项目消化蓝藻达26万吨,固氮96吨、磷21吨。竺山湖项目实施后,打捞蓝藻量呈数量级下降态势,大片水草时隔17年后在竺山湖水域重新出现。2015年,太湖渔管办又在马山月亮湾水域增设1万亩网围进行多品种鱼种培育,同时开展不同规格、不同比例的成鱼网箱抑藻试验,探索对蓝藻消化率更高的罗非鱼网箱抑藻试验。

  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实施,太湖鱼类抑藻生态放流项目充分发挥了生态、净水、碳汇等功能,试验区太湖水质改善明显。据中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分析,这一项目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放流鱼抑制藻类的时间延长。所培育的苗种避免了每年9月1日开捕后的杀伤,实现了生长全过程均可在太湖摄食藻类的目标,抑藻效率显著增强;二是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与直接购买鱼种放流相比,同样的资金量用在该项目上,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同时,还避免了因采购、运输导致的机械损伤,成活率高;三是降低治理污染成本,抑制藻类过快生长效果突出。项目利用鱼类生物转化功能,实现蓝藻等有机污染物无害化转变为人类可食用的蛋白质,与耗资巨大的人工打捞蓝藻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人工打捞的蓝藻大多处于“死亡”和“衰老”期,而鲢鳙鱼过滤摄食的蓝藻处于繁殖旺盛期,其抑藻效果更好、更优;四是放流数量大幅度提高,为实现渔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提高湖泊渔业经济总量、培育和延伸湖泊渔业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如今,发生在太湖的这一幕幕“鱼水和谐”图景,已经成为太湖鱼类抑藻放流项目成功实施的注脚,也极大地提振了太湖渔管办运用生物手段治理太湖水的信心。从2009年初的首次大规模放流,到如今项目化提升放流效率,太湖渔管办始终把保护“母亲湖”视为自身使命,并坚持不懈付诸行动。这种勇于担当决心,以及科学合理的推进机制,对于各地治理和改善湖泊生态有着借鉴意义。

  正如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汤建鸣所说:“太湖重现碧波美景已经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生态治理太湖绝非一日之功,太湖渔业管理部门要继续细化人工放流的模式,提升生态治理的水平,从而在保护太湖水环境中实现更大作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