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疯狂的黑泽明 传奇的《罗生门》

  • 发布时间:2015-08-28 08:30:45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众所周知,65年前黑泽明拍摄的《罗生门》打破了欧美电影对亚洲市场的垄断,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部电影在筹备和上映之前所发生的各种故事。

  改编“殿堂级”作品

  1915年,就读于东京大学英文专业的芥川龙之介,以新人的姿态发表了一篇“殿堂级”的短篇小说《罗生门》。这部3000余字的短篇小说将人性的善恶与摇摆刻画得入木三分,其冷峻的气势令人生畏。

  作为同名电影,电影《罗生门》的主体故事则来自芥川龙之介的另外一部短篇小说《密林中》。这部短篇小说改编自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民间故事荟萃《今昔物语集》:一对武士夫妇路过密林,不巧遇上臭名昭著的大盗多襄丸,武士的妻子真砂被奸污,他自己则被杀害。然而,当多襄丸终于被缉拿归案时,众人陈述的证词却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版本,这起案件也因此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密林中》是一部角度吊诡的小说,按照樵夫、行脚僧、捕快、巫婆、多襄丸、真砂和武士亡灵的顺序将故事一一展开,全文没有任何多余的描写,短小精悍,比《罗生门》更具故事性。正因如此,它才成为了电影《罗生门》的故事主体。

  疯狂的艺术实验

  在上世纪50年代,电影《罗生门》不仅让人们开始认真地思考人性危机,还创造了很多“不可能”。其中之一,就是该片在第2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景(黑白片)提名。

  给黑泽明带来这个提名的道具是“罗城门”。其实,罗生门即罗城门,是“罗城外廓的正门”。

  在影片中,这座罗城门宽33米,进深22米,高20米,占地面积达1980平方米,是一个庞然大物。不过,庞大的城门让梁柱难以支撑,因此剧组只好拆掉其一半屋顶,但是误打误撞,这样的场景更凸显了影片所要渲染的荒凉和破败的气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罗城门上空的大雨看起来异常阴沉。这是因为剧组在雨水中掺入了墨汁的缘故。

  另外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则是该片完成了“对着太阳拍摄”的挑战。在那个时代,从正面拍摄太阳是摄影禁忌,因为有种说法是,这样做会烧毁相机。然而,《罗生门》的摄影师宫川一夫还是冒险这样做了。最终,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引发事故,反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之,《罗生门》可以说是几位主创疯狂实验的产物。

  用生命拍出来的电影

  在制作《罗生门》的过程中,京都大映制片厂曾在3天内发生了两次火灾,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影片如期上映。

  第一次火灾发生在影片上映4天前。大火最初从第二摄影棚烧起来。当年,为了完成剪辑,剪辑室里都会存放成堆的硝酸底片。这种底片属于易燃品,因此一旦遇上火灾,所有底片都要被迅速搬到外边。

  事实上,要不是影片的副导演若杉光夫及时将底片盒抢救出来,之前的拍摄工作就白费了。

  但是,混乱的底片整理起来却极其辛苦,更何况这些底片里还混杂着其他剧组的素材。然而,就在大家奋力抢救的第二天,放映室又一次着火了。尽管录音师大谷严和录音助理红谷愃一用水扑灭了火,但二人还是被胶片燃烧后释放出的毒气熏晕了。

  不过,在将作品抢救出来后不久,录音工作就在当天夜里继续进行,经过一个通宵的赶工,原音带终于完成。第一份拷贝在当晚19时完成,副导演田中德三抱着刚出炉的拷贝,乘坐末班夜车快马加鞭赶往东京。

  1950年8月25日清晨,拷贝被送往大映总社试映。一小时后,帝国剧场开始了首映。

  (原载时光网 原文有删节)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