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伊朗核协议破旧格局 美谋“借力”稳中东

  • 发布时间:2015-07-17 09:39: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伊朗人民庆祝伊核问题协议达成。

  新闻背景

  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14日正式宣布就解决伊核问题达成一致,为延续13年的伊核问题谈判带来实质性突破。媒体普遍使用“历史性”协议来形容谈判成果。

  广州日报特邀两位中东问题专家解读伊核问题协议的意义和影响。

  记者李明

  核心提示

  从短期看,以色列、沙特等美国传统盟国会有不满;而长远来说,有利于在中东地区形成一种更稳定的安全框架。未来,美国会借助伊朗平衡中东其他国家,尤其是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 李伟建

  美国不想在中东投入太多力量,它要更多地调动地区内包括伊朗在内的积极因素。但美国并不想完全从中东地区抽身,依旧会偏袒、呵护以色列,保护沙特等君主制国家,这种大政策基调不会变。

  ——博联社总裁、中东问题专家 马晓霖

  美国与伊朗“各有所需”

  广州日报:您如何看待协议签署的历史性意义?

  李伟建:协议的签署意味着美国与伊朗长达30多年的危机大大缓解,为两国发展正常关系打开了一扇门。虽然两国的不信任还没有完全消失,但起码能让一度剑拔弩张的美伊关系有长足发展,拆除了中东地区随时引爆的战争引信。

  此外,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为国际危机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范例。协议再次证明,外交谈判等和平方式可以解决棘手的国际争端。现在回头看,几年前没几个人敢相信伊朗核危机能成今天这样一份协议。

  马晓霖:协议经历13年最终签署,美伊双方的政策都经历一个很大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国政策的转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开始调整,逐步从中东收缩,想把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制衡中国。奥巴马政府逐步发现,伊朗倒是稳定的力量之一。如此大背景之下,奥巴马对伊朗政策就有了根本性调整。

  伊朗也要解决自己的问题。30多年的经济制裁严重阻碍了伊朗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对经济命脉——石油出口的禁运,让伊朗经济濒临崩溃,再这样下去会导致政权合法性下降,威胁统治阶层的执政前途。

  所以,伊朗也愿意牺牲一部分核权力,换取解除经济封锁,让自己重新融入世界。2013年以来,各方快速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美伊双方对彼此诚意基本确认,剩下的就是彼此要价。双方都想以最小让步换取最大回报,这是导致谈判一波三折,一延再延的原因。

  油价影响有限

  李伟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主要是能源制裁和金融制裁,也就是说伊朗即便进行国际石油交易,也很难进行金融支付。现在伊朗石油解禁,国际原油市场肯定有冲击。不过从长期看,油价不会有大变化。毕竟现在市场是买方市场,总的来说是供大于求。

  剿灭IS可能更倚重伊朗

  广州日报:伊朗核协议的签署,将会给地区和世界局势造成怎样的影响?

  李伟建: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可能会瓦解中东旧格局。从短期看,以色列、沙特等美国传统盟国会有不满,但长远来说有利于在中东地区形成一种更稳定的安全框架。未来,美国会借助伊朗平衡中东其他国家,尤其是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

  其次,对美国来说,在打击“伊斯兰国”(IS)问题上,可能会更多利用伊朗力量。“伊斯兰国”也是逊尼派力量,沙特国内还有人秘密援助它。奥巴马希望借助中东力量打击IS,但沙特、土耳其等盟国并不给力,沙特甚至在这个关口打击也门胡赛武装。反倒是什叶派伊朗,有比较强的意愿,参与到打击IS的国际合作中。

  马晓霖:美国不想在中东地区投入太多力量,因为中东几乎拖垮美国。

  所以它就要更多地调动地区内包括伊朗在内的积极因素,而且双方在反恐、地区稳定等方面有利益共同点,更易达成战略一致。但美国并不想完全从中东地区抽身,依旧会偏袒、呵护以色列,保护沙特等君主制国家,这种大政策基调不会变。

  中国“中东外交”主动性提升

  “一带一路”战略迎利好

  广州日报:中国是伊朗核问题的六方之一,协议签署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李伟建:中国为伊朗核协议达成贡献了“中国智慧”,特别是危机几次陷入停滞时,是中国斡旋让各方重回谈判桌。协议的达成表明,中国确实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力提升了国家形象。中国新一届政府明确“大国外交”方针,一连串举动表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确实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更重要的是,伊朗危机的缓解,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过去,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对伊朗保持敌视态度,中国同伊朗发展正常国家关系受到很多阻力。如今,连美国都要和伊朗搞好关系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也就不好对中国与伊朗的关系指手画脚了。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中东外交主动性获得提升,总体上是利好的。

  马晓霖:2014年中国和伊朗贸易总额500多亿美元,这是从来没有的。制裁实际上为中伊造成了特殊机缘,反倒给中国机会。

  这次谈判后,伊朗对外经贸关系将趋于正常化,中国面临的竞争会增强,在商品出口、投资等各方面都不会像以前那样能拿到性价比比较高的合同。

  从另一方面讲,中国从此也可以不受美国制裁影响,和伊朗进行正常经贸活动,客观上推动中国和西方在技术、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加强竞争。

  一旦伊朗和美国、欧洲经贸正常化以后,它就融入世界经济贸易和地区安全体系,不再是中东孤岛,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展开。伊朗是“一带一路”十字路口上很重要的一环。如果伊朗被制裁问题不解决,“一带一路”到伊朗大门外就推进不了,会因美国制裁造成各种限制。

  如果西方解禁伊朗经贸制裁,伊朗将扫清加入“上合组织”的现实障碍,中国借道伊朗发展“一带一路”就更顺畅,获得的利益也就更多。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