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于承惠:一代宗师已逝

  • 发布时间:2015-07-10 09:32:10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015年7月5日,中国著名的武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编剧,《黄河大侠》主演于承惠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6岁。人们震惊、叹息,不仅是因为他的戏和他的剑,而且还有与他一起逝去的武林。

  对武侠电影贡献巨大

  于承惠对武侠电影的最大贡献是双手剑。值得一提的是,双手剑并非双手持剑,而是双手合握一剑,因为双手合握,速度快,力量大,更具破坏力和观赏性。曾有行家这么评价老先生的招式:于先生此套剑法,每一动均是腰先动,步随腰动,以腰带膀,以膀带臂,以臂带手,以手带剑,可谓剑身合一,身法绝伦。

  于承惠与电影的结缘始于《少林寺》。当时香港导演张鑫炎决心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武术动作片。所以片中的“武戏”演员都从武术运动员中挑选。李连杰、计春华、于海、孙建魁等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武功高手都入选了。但于承惠一开始对加盟《少林寺》并不感冒。

  据他后来回忆:当时济南举行一场全国武术比赛,我去了。去的目的不是想比赛,而是因为国内武术界许多人不认可“双手剑”,我就想练给这次大赛的裁判看。刚好,张鑫炎导演也在其中。练完,他说,“我这次来山东就是想找你”。

  拗不过张鑫炎导演的力邀,于承惠加入了《少林寺》剧组,饰演大反派王仁则,并最终一举成名。这批从未进过电影学院、上过舞台的武林中人,能够一跃成为影坛新星,除了因为他们长期习武练就了一身超凡本领,还在于其血性阳刚的男儿本色,与当时国产片流行的阴柔的奶油小生形成强烈对比。

  拍《少林寺》的时候,内地演员对电影完全没有概念,当时根本没有动作指导,基本上是谁打谁设计——导演最终拍板。这让于承惠接触到动作设计,善于动脑的他拍完《少林寺》,又应邀担任山东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系列片《武松》前3集的武打设计。

  因《少林寺》一炮而红

  于承惠先生,1939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自小在武术队习武时,他便以“醉剑”闻名。离开武术队进入工厂之后,于承惠利用业余时间继续钻研武学,把螳螂拳的主要风格融入自己的剑法,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双手剑术,在大开大合的剑招中蕴含着行云流水的气势,开创了剑术套路里一个新的领域。

  1982年,一部《少林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武侠梦,于承惠扮演的王仁则深入人心,片中他的剑法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年代的“武术热”使得于承惠迅速赢得了人们的崇拜和模仿——不管会不会武术,挑个水也试着把双手平放,学着电影里的动作走路,见谁都摆个架势,想像着自己身怀绝技、匡扶正义……那一代的武术演员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加有使命感,本身就承担了“侠”的含义,于承惠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少林寺》一炮而红之后,于承惠接连出演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影片,作品部部卖座。1988年的《黄河大侠》,于承惠作为男主角,演活了一个有情有义、充满血性的大侠马义,斗笠、戎装、双手握长剑、修整的络腮胡,成为其经典的银幕造型。

  历经风霜的于承惠,两鬓斑白却不显苍老,反而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墨攻》里面的东伯神似廉颇,《倭寇的踪迹》里的裘冬月更显高手的孤寂,仿佛他站在那里就是戏,就是一段江湖故事。

  认为侠之道在于正义

  比起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经典角色,于承惠的动作设计同样出色。

  比如《悲情布鲁克》中的醉马镜头,就是受当地牧民的启发。茫茫草原,男人策马飞驰,一路痛饮好酒,他们在马背上东倒西歪,但始终不坠,将草原人的写意泼辣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承惠一生对剑堪称痴迷。他认为,剑是最能表达中国禅意的东西,使剑的人,不能是花架子,要从骨子里使剑,使每根筋骨都运动起来。真正的剑在出鞘时有一种咄咄逼人之气,但当你观赏它的时候,却能感受到一种祥和之气。

  他并不认可武侠片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打打杀杀。在他看来,侠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从古至今,总有被误解、诬陷、欺凌、压榨的人,这时候,中国人就寄希望于好人总比坏人多,好心终究得好报,路见不平有人匡扶正义。侠文化是让寻常百姓憧憬,同时也令贪官污吏、纨绔子弟惊恐不安的一种文化。在外国人看来,十年磨一剑,凭个人的力量杀贪官为民除害,都是不可能的事,但这一切却根植在中国普通百姓的希望与想象中。

  但侠文化的真正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侠士之剑,不是西方人用于决斗的“剑”。追求正义、和平、人道才是中国之“剑”的宗旨。为此,老先生一生也恪守中国传统的习武之道——文武双修。

  于老在生活中的一大原则就是绝对不能动他的胡子。为什么对胡子如此钟爱,据他透露,是因为“我一直想演传奇人物周侗。他是岳飞的老师,也是一代拳师,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他经历过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不少水浒好汉都是他的弟子”。可惜,于老最终还是未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本报综合)

  悼念

  “惊闻于老仙逝,很痛心。有幸在《倚天屠龙记》《四大名捕》和于老合作,他的敬业,他的演技,他对武术对艺术的痴迷,历历在目。师公,一路走好。”——邓超

  “之前有幸与于老师多次合作,每次都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与其塑造的那些经典反派形象相反,生活中的于老师绝对是德艺双馨的艺术泰斗。巨星陨殁,于老一路走好。”——黄晓明

  “十年前有缘和于老师认识,您是真正

  的武术大家!老爷子一路走好。”——陈数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