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面对环境和社会挑战应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 发布时间:2015-06-06 15:32:2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教授声音

  教授名片

  朱启贵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核心提示

  “新常态”“新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不是单纯地追求速度和增量,而是要追求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企业所做的一切努力,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必须要把环境、社会的挑战当作经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因素,实现三者的统一。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启贵教授在“泷湾杯”徐汇区首届企业社会责任主题讲坛上分享了关于“新常态”“新经济”的观点。

  朱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到十八大这段时期称之为“旧常态”,宏观调控是强刺激,经济增长粗放式,增长不可持续都是这一阶段的特征。十八大以后迎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的布局,朱启贵认为有几个方面:“三驾马车仍然不能减;三大区域的战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冀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动;第三个方面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尤其是城镇化,中国如果把农业问题解决,未来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中国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很多问题都是空谈;第四个方面是改革的红利进一步释放。”

  变革和转型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发展的新视野新趋势。朱启贵提到,守旧可能会失去机会,中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二十年加入,想引领世界成为大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华梦,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不能落下。“现实的中国是经济大国,绝不是经济强国。一个国家的经济强大还是每个企业有竞争力,人能不能健康,取决于每个细胞是不是具有活力。”此外,海洋控制力、人民币国际化、文化影响力等都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要把握工业革命和移动互联网+,朱启贵认为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有四个方面:环保、新信息、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等四大支柱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个先导产业,包括海洋生物、装备、运输、信息环保等在内的独立海洋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强化产业。

  中国中长期发展还面临障碍,朱启贵表示,经济不持续将会更加突出,产业结构、经济模式、体制机制都存在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方针政策真正执行的阻力依然很大;社会利益矛盾也会更加尖锐,外部挤压竞争更加严峻。他认为,如果中国做到经济运行市场化、政治生态民主化、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民众的福祉最大化,大体将向欧美模式发展。

  最后,他还特别在发言中指出,法治和人治、公平和效率、政府和市场、集权和分权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现阶段亟须解决的,“不能再拖了,再拖的话没有多少机会,我觉得机会非常重要,如果失去了,可能会永远失去。” 本报记者 易蓉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